译文及注释
蒿(hāo)里谁家地,聚敛(liǎn)魂魄无贤愚。
蒿里是魂魄聚居之地,无论贤达之人还是愚昧之人都不免一死,魂归蒿里。
蒿里:魂魄聚居之地。无贤愚:无论是贤达之人还是愚昧之人。
鬼伯一何相催促,人命不得少踟(chí)蹰(chú)。
主管死亡的神对人命的催促是多么紧迫啊,人的性命不能久长,更容不得人一丝的犹疑。
鬼伯:主管死亡的神。一何:何其,多么。踟蹰:逗留。
译文及注释
译文
蒿里是魂魄聚居之地,无论贤达之人还是愚昧之人都不免一死,魂归蒿里。主管死亡的神对人命的催促是多么紧迫啊,人的性命不能久长,更容不得人一丝的犹疑。
注释
蒿(hāo)里:魂魄聚居之地。
无贤愚:无论是贤达之人还是愚昧之人。
鬼伯:主管死亡的神。
一何:何其,多么。
踟蹰:逗留。
赏析
蒿里在泰山下。迷信传说,人死之后魂魄归于蒿里。歌的开头提出疑问:“蒿里谁家地?”疑问的所以提出,在于下一句:“聚敛魂魄无贤愚。”人间从来等级森严,凡事分别流品,绝无混淆,似乎天经地义。所以诗人不解:这“蒿里”究竟是怎样一个地方,那里为什么不分贤愚贵贱?人间由皇帝老子、王公大臣及其鹰犬爪牙统治,那么,这另一个世界,是“谁家”的天下,归谁掌管呢?人活着的时候绝无平等可言,死后就彼此彼此了,这到底是怎么一回事呢?
后两句说,“鬼伯”对任何人都一视同仁:一旦他叫你去,你想稍稍踟蹰一下也不可能。“催促”得那样急,到底为的什么?求情祷告不行,威逼利诱也不行。人间的万能之物——权势、金钱、这时候完全失去效用,不能代死。这其中的道理又是什么呢?看来,“鬼伯”是最公正廉洁的。然而,他可敬却不可亲,没有人不怕他。不管凤子龙孙,也不管皇亲国戚,他都是一副铁面孔,决不法外开恩,也不承认特权。无论什么人,对他都无计可施。
这篇歌辞反映人们对生死问题的种种思索。但由于时代和科学水平的局限,其认识还不能离开唯心论的前提。
艺术表现上,此诗则以自然见其本色。全篇四句,两两设为问答,如随口吟唱,联类成篇。
诗意解析(由AI总结)
这首诗名为《蒿里》,表达了对生命无常和死亡的深刻思考。下面是对这首诗的通俗易懂的分析:
“蒿里谁家地”——蒿里可能指的是墓地,是所有人生命最终归宿的地点。这里用“谁家地”暗指这里汇聚了无数家庭的故事和悲伤。
“聚敛魂魄无贤愚”——不论一个人生前多么杰出或者平凡,最终都会聚集在此地,化为魂魄。诗人可能想表达的是,在死亡面前,所有人都是平等的,没有高低贵贱之分。
“鬼伯一何相催促”——“鬼伯”可能指的是死神或者掌管死亡的神灵。他们在催促着人们的离世,不给人过多的犹豫和停留的时间。
“人命不得少踟蹰”——这一句表达了人生的短暂和无法停留。生命在死亡的催促下,无法迟疑,无法避免最后的离别。
总的来说,这首诗表达的是对生命无常的感慨和对死亡的深刻体验。它告诉我们,无论我们如何努力,都无法逃避生命的终结。死神不会因为我们是谁而有所偏袒,每个人都会面临离世的时刻。这首诗提醒我们要珍惜生命,珍惜和家人朋友在一起的每一刻,同时也要接受生命的无常和死亡的必然。
这样的诗歌让人们思考生命的意义和价值,引导人们以一种更加平和的心态面对生活的挑战和困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