阁道谣

阁道东有大牛。
王济鞅,裴楷輶。
和峤刺促不得休⑴。

诗意解析(由AI总结)

这首《阁道谣》是一首讽刺权贵的打油诗,用幽默夸张的比喻揭露了西晋时期官僚阶层的丑态。我们可以这样理解:

1. "阁道东有大牛":用"大牛"暗指当时掌权的王济,说他像头横冲直撞的壮牛,占据要道耀武扬威。这个比喻既形象又带着老百姓对权贵的揶揄。

2. "王济鞅,裴楷輶":这里用驾车的配件作比喻——王济像勒牛的皮带(鞅)般霸道,裴楷像车辕(輶)一样趋炎附势。短短六个字就活画出两个官员一个嚣张、一个附庸的嘴脸。

3. 最妙的是"和峤刺促不得休":说另一位官员和峤像被鞭子抽打的马,整天慌慌张张忙公务。一个"刺促"生动刻画出小官僚在权贵压迫下疲于奔命的窘态。

这首诗的精妙在于: - 全篇用驾车比喻官场,把抽象的权力斗争变成看得见的"牛车现场" - 每个比喻都带着老百姓的智慧,看似说牲畜车辆,实则骂人不见脏字 - 最后一句尤其传神,让人仿佛看到小官吏在权贵鞭子下狼狈小跑的样子

这种民间讽刺诗的魅力,就在于用最生活化的比喻,一针见血地戳破权贵的虚伪面具。就像今天我们说"某某是领导的跟屁虫",古人用"輶"和"刺促"表达同样的意思,既解气又充满智慧。

潘岳

潘岳(公元247年~公元300年)即潘安,西晋著名文学家。字安仁,汉族,河南荥阳中牟(今河南郑州中牟大潘庄)人,出生于河南巩县(今河南郑州巩义)。潘安之名始于杜甫《花底》诗“恐是潘安县,堪留卫玠车。”后世遂以潘安称焉。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