醉翁操 琅琊幽谷,山川奇丽,泉鸣空涧,若中音会。醉翁喜之,把酒临听,辄欣然忘归。既去十馀年,而好奇之士沈遵闻之。往游,以琴写其声,曰醉翁操,节奏疏宕,而音指华畅,知琴者以为绝伦。然有其声而无其辞。翁虽
琅然。
清圜。
谁弹。
响空山。
无言。
惟翁醉中知其天。
月明风露娟娟。
人未眠。
荷蒉过山前。
曰有心也哉此贤。
醉翁啸咏,
声和流泉。
醉翁去后,空有朝吟夜怨。
山有时而童巅。
水有时而回川。
思翁无岁年。
翁今为飞仙。
此意在人间。
试听徽外三两弦。
清圜。
谁弹。
响空山。
无言。
惟翁醉中知其天。
月明风露娟娟。
人未眠。
荷蒉过山前。
曰有心也哉此贤。
醉翁啸咏,
声和流泉。
醉翁去后,空有朝吟夜怨。
山有时而童巅。
水有时而回川。
思翁无岁年。
翁今为飞仙。
此意在人间。
试听徽外三两弦。
诗意解析(由AI总结)
这首《醉翁操》描绘了一幅山水与音乐交融的绝美画面,核心是表达人与自然共鸣的悠然境界。
开篇用"琅然"(清脆)、"清圜"(圆润)形容琴声在空山回荡,制造出空灵的氛围。醉翁(作者)是唯一能听懂这琴声与自然对话的人,在月明风清的夜晚独自沉醉其中。连路过的挑担农夫(荷蒉者)都忍不住感叹:这是真正懂生活的人啊!
中间部分通过对比展现时光变迁:醉翁离开后,山水依旧变换(山会秃顶,水会改道),但人们对他的思念永存。现在醉翁已成仙人,可他领悟的生活真谛——在自然中寻找快乐——永远留在人间。
最后一句最妙:叫大家听听琴弦之外的余音。这其实是说,真正重要的不是琴声本身,而是琴声带给我们的心灵触动,那种超脱世俗的闲适心境。
全词就像用文字演奏的一首琴曲,把喝酒、听泉、弹琴这些小事写得超凡脱俗。它告诉我们:生活中最珍贵的,是保持一颗能与自然对话的赤子之心。
苏轼
苏轼(1037-1101),北宋文学家、书画家、美食家。字子瞻,号东坡居士。汉族,四川人,葬于颍昌(今河南省平顶山市郏县)。一生仕途坎坷,学识渊博,天资极高,诗文书画皆精。其文汪洋恣肆,明白畅达,与欧阳修并称欧苏,为“唐宋八大家”之一;诗清新豪健,善用夸张、比喻,艺术表现独具风格,与黄庭坚并称苏黄;词开豪放一派,对后世有巨大影响,与辛弃疾并称苏辛;书法擅长行书、楷书,能自创新意,用笔丰腴跌宕,有天真烂漫之趣,与黄庭坚、米芾、蔡襄并称宋四家;画学文同,论画主张神似,提倡“士人画”。著有《苏东坡全集》和《东坡乐府》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