鸡鸣曲

海树相扶乌影翘,戴红拍翠声胶胶。
鸳瓦冻危金距趫,誇雄斗气争相高。
漏残雨急风萧萧,患乱忠臣欺宝刀。
霜浓月薄星昭昭,太平才子能歌谣。
山翁梦断出衡茅,谷口雾中饥虎号,离人枕上心忉忉。

诗意解析(由AI总结)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动荡不安的夜场景象,通过动物争斗、自然险境和人物心境三个层次,传递出乱世中人们的焦虑与渴望。

前半部分用鸡斗的意象展开:树影中乌鸦躁动,羽毛艳丽的公鸡在屋瓦上冻得发抖却仍竖起利爪争斗,它们为显威风互相撕咬。这里以动物争强好胜暗喻人间纷争,瓦片结冰的细节暗示环境严酷。

中间转向环境描写:更漏将尽时风雨交加,忠臣在乱世中连佩刀都靠不住;霜重月淡星光刺眼,点出唯有太平年代文人才能安心创作。这里形成强烈对比,突出社会动荡对普通人的压迫。

结尾聚焦个人命运:山中老人被噩梦惊醒走出草屋,谷口饿虎在雾中嚎叫,漂泊异乡的游子躺在床上忧心忡忡。通过老人、饿虎、游子三个形象,将前文的乱世氛围落到具体人物的恐惧上,尤其是最后"心忉忉"(忧心忡忡)的描写,让读者直接感受到那份不安。

全诗像一组蒙太奇镜头,从动物争斗到天地肃杀,再到人间苦难,层层递进地展现乱世图景。最巧妙的是用公鸡打架这种日常景象起笔,最终引申到社会动荡的大主题,使抽象的时代苦难变得具体可感。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