晓寻荒途过石柱板障二岩观龙潭

险径细如绳,束在白云岭。一拳石虽微,导人入佳境。

缀露蛛织网,缠岩根结瘿。折得幽篁枝,拄到万山顶。

石柱板障岩,结构绝奇警。状拟屋庐深,趣合性分静。

野水循除鸣,长漱竹千梃。高躅惭巢由,胜槩等箕颍。

俯窥七龙潭,二潭隐不省。其馀五潭宽,怪石恣驰骋。

传云蛟可罾,金鳞耀潭影。吾将学陵阳,道术味要领。

诗意解析(由AI总结)

这首诗描绘了一次充满野趣的山间探险,通过生动的画面和细腻的感受,展现了自然的神奇与诗人的心境。

开篇的险径:诗人用"细如绳"形容山路狭窄险峻,像被白云"捆"在山岭上。一块不起眼的小石头,却成了引路人发现美景的向导,暗示平凡中藏着惊喜。

路上的奇趣:蛛网挂着露珠像珍珠项链,树根盘绕岩石形成瘤结,诗人折了根竹子当登山杖,这些细节让艰辛的登山变得充满野趣。石柱岩和板障岩像天然房屋,幽静得刚好符合诗人喜好安静的性格。

山水交响曲:山间溪水沿着石阶叮咚作响,冲刷着成片的竹林,像在演奏自然乐章。诗人自谦比不上古代隐士巢父、许由,但眼前美景堪比隐士们钟情的箕山颖水。

龙潭探秘:俯看七个龙潭,两个隐藏难见,其余五个潭水在怪石间奔流。传说这里能捕到蛟龙,鳞片金光映水。最后诗人想效仿仙人陵阳子明,表达了对超脱世俗的向往。

全诗妙在将险路写得妙趣横生:蛛网成了首饰,树根瘤成了艺术品,竹杖成了登山伴侣。通过"白云捆山""潭水漱竹"等拟人手法,让自然景物活了起来。诗人把一次普通登山变成发现美的旅程,在探险中寄托了远离尘嚣的隐逸情怀。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