筇竹杖寄僧

坚轻筇竹杖,一枝有九节。寄与沃洲人,闲步青山月。

诗意解析(由AI总结)

这首诗写的是一根竹杖,但背后藏着诗人对自由生活的向往和对朋友的深情。

前两句直接描写竹杖的特点:坚硬又轻巧的筇竹做成的手杖,一根就有九节(九节暗示竹杖做工精细,节数多更显珍贵)。这里用"坚轻"二字就让人感受到这根手杖既结实耐用又方便携带。

后两句是重点:诗人要把这根特别的竹杖寄给住在沃洲(当时有名的隐居地)的朋友。想象一下画面——朋友拿着这根轻便的竹杖,在青山明月中悠闲漫步。这里的"闲步"二字特别妙,既写出了拄杖漫步的惬意,又暗含了远离尘嚣、亲近自然的隐逸之乐。

整首诗的精妙在于: 1. 小物件见真情:通过一根普通竹杖,传递对友人的牵挂 2. 画面感极强:短短20字就勾勒出月下青山、隐士拄杖的意境 3. 双重寄托:既是送实用的手杖,更是送去一份山水田园的生活理想

就像现代人给爱爬山的朋友寄一副好用的登山杖,同时附上"愿它能陪你看到更多美景"的祝福,简单却充满情意。

高骈

高骈(pián)(821年-887年9月24日),字千里。幽州(今北京西南)人。祖籍渤海蓚县(今河北景县),先世为山东名门“渤海高氏”。唐朝后期名将、诗人,南平郡王高崇文之孙。高骈能诗,计有功称“雅有奇藻”。他身为武臣,而好文学,被称为“落雕侍御”。《全唐诗》编诗一卷。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