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意解析(由AI总结)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冬夜在官署值班时的闲适场景,展现了作者超脱公务、寄情自然的文人雅趣。
全诗可以分成两部分来看: 前六句是写实部分——"披三省""闭七门"说明作者正在履行公务,但随后笔锋一转,通过"怜雪净""喜炉温"的细腻感受,把枯燥的值班变得充满生活情趣。月光透过窗帘照在花上,风敲打窗竹发出声响,这些日常细节被作者捕捉得生动有趣。
后两句是抒情部分——作者由眼前景联想到"东山白云"的隐逸典故(东晋谢安曾隐居东山),表达出"虽然人在官场值班,但心可以寄情琴酒山水"的洒脱心态。
最巧妙的是全诗的氛围营造:寒冷的冬夜、温暖的炉火、朦胧的月光、沙沙的竹声,这些意象共同构成了一种既静谧又充满生机的夜值图景。而结尾突然荡开一笔的"白云意",让整首诗从日常值班升华到了精神超脱的境界,体现了古代文人"身在庙堂,心向山林"的典型心态。
宋之问
宋之问(约656 — 约712),字延清,名少连,汉族,汾州(今山西汾阳市)人,初唐时期的诗人,与沈佺期并称“沈宋”。唐高宗上元二年(675),进士及第,当时掌握实权的是武则天,富有才学的宋之问深得赏识,被召入文学馆,不久出授洛州参军,永隆元年(681), 与杨炯一起进入崇文馆任学士。与陈子昂、卢藏用、司马承祯、王适、毕构、李白、孟浩然、王维、贺知章称为仙宗十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