蝶恋花 送秋

帘幕新寒笼薄雾。
怕捡吴棉,镇日烘兰炷。
篱菊欲留秋小住。
霜风不肯容庭树。
秋去应知何处去。
啼雁声中,黯黯云边路。
无限芦花江水暮。
愁多莫向衡阳度。

诗意解析(由AI总结)

这是一首描绘秋天景色并带有离愁别绪的诗。诗人用细腻的笔触描绘了秋天的景色,并借此表达了对离别的深深忧虑。让我们逐句分析:

1. “帘幕新寒笼薄雾。” —— 诗人描述的是清晨的景象,窗帘被新寒笼罩,外面弥漫着薄薄的雾气,给人一种寒冷而朦胧的感觉。

2. “怕捡吴棉,镇日烘兰炷。” —— 这里的“吴棉”可能是指秋天的棉花,“镇日烘兰炷”则可能是在描述诗人整天都在烘烤着某种东西(可能是兰花的香料)来抵御寒冷或驱除心中的郁闷。整体看来,这句诗表达了诗人对于秋日的寒冷和落寞的感受。

3. “篱菊欲留秋小住。” —— 诗人看到篱笆旁的菊花,仿佛想要挽留秋天的脚步,让它多留一会儿。这里用菊花来象征秋天的美好和短暂。

4. “霜风不肯容庭树。” —— 霜冻的风似乎不愿意让秋天的美景继续留在庭院的树上,暗示着季节的变迁和美好时光的流逝。

5. “秋去应知何处去。” —— 诗人对秋天的离去感到惋惜,想知道秋天离开后去了哪里。这里表达了诗人对季节变迁的感慨和对未知未来的迷茫。

6. “啼雁声中,黯黯云边路。” —— 诗人听到大雁的啼叫声,看到暗淡的云彩和远方的路。这里用大雁南飞的景象象征季节的变迁和离别的悲伤。

7. “无限芦花江水暮。” —— 江水边,芦花飘荡,营造出一种萧瑟、落寞的氛围。这里的景象再次强调了秋天的美和对时间流逝的感慨。

8. “愁多莫向衡阳度。” —— 结尾句表达了诗人的深深忧虑。衡阳,传说中是大雁南飞的终点,这里可能象征着目的地或者未来。诗人警告自己,不要因为太多的忧愁而继续前行,应该停下来面对和接受现实。

总的来说,这首诗通过描绘秋天的景象和表达诗人的感受,展现了离愁别绪和对未来的迷茫。诗人用细腻的笔触描绘了秋天的美好和短暂,同时也表达了对时间流逝的感慨和对未来的忧虑。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