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陶渊明饮酒诗 其五

秋风入我室,百虫自相喧。
中夜卧不周,起视河汉偏。
念我平生友,托体归青山。
游魂往何方,千载不复还。
人生共如此,但醉勿复言。

诗意解析(由AI总结)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秋夜独处的场景,表达了诗人对生命无常的感慨和对友人的怀念。

开头两句写秋风入室、虫鸣四起,营造出秋夜的寂寥氛围。半夜睡不着,起身看星空,发现银河已经偏斜,暗示时间流逝。

中间四句是情感核心:想起已故的友人,他们的身体已长眠青山,灵魂不知飘向何方,永远不能再相见。这里用"托体归青山"婉指死亡,既含蓄又带着对自然的归属感。

最后两句是诗人的感悟:人生都是这样短暂无常,不如喝醉忘忧,不必多言。这种看似消极的态度,实则透露出对生命深刻的认知——既然无法改变生死规律,不如坦然接受,在有限的生命里寻找片刻的宁静。

全诗语言朴素,但意境深远。通过秋夜、虫鸣、银河等意象,把个人对友人的思念升华为对整个人生的思考,让读者感受到一种跨越时空的共鸣。

滕岑

滕岑(一一三七~一二二四),字元秀,严州建德(今浙江建德东北)人。高宗绍兴二十九年(一一五九)领乡荐,屡试进士不第。光宗绍熙元年(一一九○)特奏名,调徽州歙县尉。终母忧,再调温州平阳县丞,秩满监南岳庙。宁宗嘉定十七年卒,年八十八。有诗集,已佚。事见《桐江集》卷一《滕元秀诗集序》。滕岑诗,据《瀛奎律髓》、《永乐大典》等书所录,编为一卷。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