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亭夜酌

驻马孤亭上,柴扉夜不扃。
石泉流淡月,岩溜带疏星。
树色寒生蔼,花姿暖欲馨。
流连今夕酒,聊得慰飘零(以上明张邦翼《岭南文献》卷二七)。

诗意解析(由AI总结)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旅人在夜晚独酌时的所见所感,充满了宁静而略带忧伤的意境。

开头两句写旅人停下马,在一座孤零零的亭子里休息,夜晚的柴门虚掩着。这里用"孤亭"和"夜不扃"营造出一种孤独而随意的氛围,暗示旅人漂泊无依的状态。

中间四句是夜景的细腻描写:石缝中流出的泉水映着淡淡的月光,山岩上的水滴仿佛带着稀疏的星光。树木在寒气中显得朦胧,花朵在温暖中似乎要散发芬芳。诗人用"淡月"和"疏星"这样轻柔的意象,配合"寒生蔼"和"暖欲馨"的冷暖对比,把夜晚的山景写得既静谧又生动。

最后两句点明主题:旅人借酒消愁,在今夜的美景中暂时得到慰藉。"流连"和"聊得"两个词用得特别巧妙,既表现出对美景美酒的沉醉,又透露出这种慰藉只是暂时的,漂泊的愁绪依然存在。

整首诗就像一幅水墨画,用简练的笔触勾勒出月夜山景,在宁静中藏着旅人淡淡的乡愁。最打动人的是那种"借景消愁"的复杂心情——明知道美景和美酒都留不住,但这一刻的宁静与美好,足以让飘零的心得到片刻安顿。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