酬普首座偈

性空老人何快活,只有三衣并一钵。
丛林端的死心儿,见胆开谈心豁豁。
有时吹笛当言说,一声吹落西江月。
桃花庵中快活时,往往观者舞不彻。
甚道理,能欢悦,摇手向人应道别。
堪笑无人知此意,尽道称锤硬似铁。
难瞒唯有当行家,为报临机莫漏泄。

诗意解析(由AI总结)

这首《酬普首座偈》用大白话讲,就是在夸一位叫"性空老人"的和尚活得特别通透快乐。全诗用轻松幽默的调子,给我们画了个逍遥老僧的生动形象。

这个老和尚穷得叮当响,就三件衣服一个饭碗(三衣一钵是和尚标配),但他活得比谁都自在。他有三样特别的本事: 1. 会聊天——跟人谈心特别敞亮,能说到人心坎里; 2. 会吹笛——吹得月亮都掉进江里了(这是夸张说法,形容笛声迷人); 3. 会跳舞——在桃花庵里嗨起来,围观的人都跟着跳不停。

别人看不懂他为什么这么快乐,觉得他像个铁秤砣又冷又硬。其实他是在用特别的方式传授佛法——吹笛跳舞都是他的"教学手段"。只有懂行的人才明白,他摇手告别是在说:快乐的真谛要靠自己领悟,说出来就不灵了。

这首诗最妙的是把深奥的禅理藏在生活场景里: - 用"吹落西江月"形容艺术感染力 - 用"观者舞不彻"表现快乐的传染性 - 最后点破:真正的智慧像秤砣,表面看着硬邦邦,内里自有乾坤

说白了就是教人:别被表面现象骗了,活得简单点、快乐点,该吹笛吹笛,该跳舞跳舞,这就是修行的最高境界。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