彭蠡湖春望

湖亭东极望,远棹不须回。遍草新湖落,连天众雁来。
芦洲残照尽,云障积烟开。更想鸱夷子,扁舟安在哉。

诗意解析(由AI总结)

这首诗描绘了春天在彭蠡湖(今鄱阳湖)远望时的壮阔景色和诗人的感慨。

开头两句写诗人站在湖亭向东远眺,看到远处的船只悠然前行,似乎不需要返航。这里用船只的自由来暗喻诗人对无拘无束生活的向往。

中间四句用生动的画面展现湖上美景:新长出的青草覆盖了退水的湖岸,成群的野雁从天边飞来;长满芦苇的沙洲上夕阳渐渐消失,云雾散开后露出连绵的远山。这些描写既有空间上的辽阔感(从近处的青草到天边的雁群),又有时间上的流动感(从白昼到黄昏)。

最后两句诗人联想到春秋时期的范蠡(鸱夷子),他功成身退后乘扁舟隐居江湖。诗人借古抒怀,在赞叹眼前美景的同时,也流露出对隐逸生活的向往,以及"如今这样的逍遥生活在哪里呢"的淡淡惆怅。

全诗就像一幅水墨画卷,通过由近及远、由实到虚的描写,将湖光山色与人生感悟自然融合,让读者在欣赏美景的同时,也能感受到诗人超脱尘世的情怀。

项斯

项斯(唐约公元八三六年前后在世),字子迁,晚唐著名诗人,台州府乐安县(今浙江仙居)人。 因受国子祭酒杨敬之的赏识而声名鹊起,诗达长安,于会昌四年擢进士第,官终丹徒尉,卒于任所。项斯是台州第一位进士,也是台州第一位走向全国的诗人。他的诗在《全唐诗》中就收录了一卷计88首,被列为唐朝百家之一。项斯著有诗集一卷,《新唐书·艺文志》传于世。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