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尹将赴谪籍留别二章 其一

狱具阍难叫,恩深海莫量。
尚怜迁谪地,难定是何乡(或山东或陜西部议尚未定)。
席帽炎风炽,蕉衫暑雨凉。
六雏随一叟,差胜向穷荒。

诗意解析(由AI总结)

这首诗写的是作者被贬官离京时的复杂心情,用生活化的比喻传递出深沉的情感。

前两句用"监狱大门关紧喊不开"比喻官场冤屈无处申诉,但"皇恩比海深"又表现出对朝廷的复杂态度——明明被贬却还要感谢皇恩,这种矛盾心理很真实。

中间四句特别打动人:作者连被贬到哪里都不知道(可能在山东或陕西),就像等待宣判的犯人。他用"大热天戴厚帽子""单衣淋冷雨"这两个矛盾的生活场景,形象地表现出前途未卜的焦虑感——不知道要去的地方是酷热难耐还是阴冷潮湿。

最后两句突然转到家庭:带着六个孩子上路的老头子,苦中作乐说"总比流放荒野强"。这里藏着心酸的自嘲——明明很惨,还要强打精神安慰自己。就像现代人失业搬家时苦笑着说"好歹有地方住"。

全诗妙在不说多痛苦,而是用"不知道去哪""天气冷热""拖家带口"这些具体的生活细节,让读者自己体会贬官的艰辛。这种用日常小事表达大情绪的手法,就像我们今天发朋友圈吐槽生活不易,不说多难过,只拍一张加班泡面的照片,懂的人自然懂。

查慎行

查慎行(1650~1727) 清代诗人,当代著名作家金庸先祖。初名嗣琏,字夏重,号查田;后改名慎行,字悔余,号他山,赐号烟波钓徒,晚年居于初白庵,所以又称查初白。海宁袁花(今属浙江)人。康熙四十二年(1703)进士;特授翰林院编修,入直内廷。五十二年(1713),乞休归里,家居10余年。雍正四年(1726),因弟查嗣庭讪谤案,以家长失教获罪,被逮入京,次年放归,不久去世。查慎行诗学东坡、放翁,尝注苏诗。自朱彝尊去世后,为东南诗坛领袖。著有《他山诗钞》。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