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河 金陵怀古答南田依清真韵
形胜地,兴亡梦里谁记。
寒流北望接天低,怒潮又起。
归帆去棹送征人,斜阳冉冉无际。
曲阑畔,曾共倚,桃叶渡口船系。
当年第宅剩春风,燕泥故垒。
昔游回首几经年,应知愁似江水。
绿杨白板旧酒市,想枇杷、花下门里,换了繁华人世。
只秦淮、片月凄凉,相对曾照南朝,歌声里。
寒流北望接天低,怒潮又起。
归帆去棹送征人,斜阳冉冉无际。
曲阑畔,曾共倚,桃叶渡口船系。
当年第宅剩春风,燕泥故垒。
昔游回首几经年,应知愁似江水。
绿杨白板旧酒市,想枇杷、花下门里,换了繁华人世。
只秦淮、片月凄凉,相对曾照南朝,歌声里。
诗意解析(由AI总结)
这首《西河·金陵怀古》通过描绘金陵(今南京)的景色和历史变迁,表达了作者对朝代兴衰的感慨和对往事的怀念。
上片开头点出金陵地势险要,但历史上的兴亡早已被人遗忘。"寒流""怒潮"等意象营造出苍凉氛围,归帆和斜阳的描写更添无尽惆怅。中片转入回忆,通过"桃叶渡""燕泥故垒"等具体地点,暗示曾经的美好时光已随江水东流。下片用"绿杨白板""枇杷花下"等市井生活的细节,对比今昔变化,最后以秦淮明月作结,这轮曾见证南朝繁华的月亮,如今只能凄凉地照着物是人非的金陵。
全词以景写情,将个人感伤与历史沧桑融为一体。作者没有直接抒情,而是通过寒潮、斜阳、旧渡口、燕子窝、酒市、月光等意象,让读者自己体会那种时过境迁的怅惘。特别是结尾处"秦淮片月"的意象,既点明了地点,又以"曾照南朝"四字,将个人的小伤感升华到历史的大感慨,余韵悠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