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郊游眺寄孙处士二首 其一

低头久立向(一作白)蔷薇,爱似零陵香惹衣。
何事碧溪(一作鸡)孙处士,百劳东去燕西飞。

诗意解析(由AI总结)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人在春天郊外赏花时的细腻情感,同时表达了对远方友人的思念。

第一句"低头久立向蔷薇"——诗人长时间低头站在蔷薇花前,表现出对蔷薇花的专注和喜爱。蔷薇在传统文化中常象征爱情或美好事物,这里暗示诗人被某种美好情感所吸引。

第二句"爱似零陵香惹衣"——诗人对蔷薇的喜爱就像零陵香(一种芳香植物)的香气沾染在衣服上一样,久久不散。用香气比喻情感,说明这份喜爱是持久而难以摆脱的。

后两句转向对友人的思念:"何事碧溪孙处士,百劳东去燕西飞"。诗人望着东飞的伯劳鸟和西飞的燕子,不禁想起住在碧溪边的孙处士(处士指隐居的文人)。这里用两种不同方向飞行的鸟儿,暗喻自己和友人天各一方,表达了对友人的牵挂和思念。

整首诗通过春日赏花这个简单场景,自然过渡到对友人的思念。诗人用蔷薇的香气、飞鸟的方向等具体意象,把抽象的情感变得生动可感。看似在写景,实则抒情,展现了唐代诗人善于借景抒情的艺术特色。

薛涛

薛涛(约768~832年),唐代女诗人,字洪度。长安(今陕西西安)人。因父亲薛郧做官而来到蜀地,父亲死后薛涛居于成都。居成都时,成都的最高地方军政长官剑南西川节度使前后更换十一届,大多与薛涛有诗文往来。韦皋任节度使时,拟奏请唐德宗授薛涛以秘书省校书郎官衔,但因格于旧例,未能实现,但人们却称之为“女校书”。曾居浣花溪(今有浣花溪公园)上,制作桃红色小笺写诗,后人仿制,称“薛涛笺”。成都望江楼公园有薛涛墓。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