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山寺

赤城仙观启,青山梵宇裁。
中天疏宝座,半景出香台。
雁翼金桥转,鱼鳞石道回。
经文连树刻,仙影对岩开。
别有迷方者,终惭无碍才。
抠衣祇杖锡,敛袂谒浮杯。
暂识𡺸阇岭,联询劫烬灰。
持花龙女至,献果象王来。
讲坐真乘阐,谈筵外法催。
方希除八难,从此涤三灾。

诗意解析(由AI总结)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深山古寺的修行画卷,用生动的画面和象征手法展现了佛门圣地的超脱意境。

开篇用"赤城仙观""青山梵宇"勾勒出红墙青山的寺庙景观,像一幅工笔画。中段通过"雁翼金桥""鱼鳞石道"等精巧比喻,把寺庙建筑比作展翅的大雁和鱼鳞般的石阶,充满动感美。经文刻在树上、佛影映在岩壁的描写,让人感受到佛法与自然的交融。

后段通过"龙女献花""象王献果"的佛经典故,暗喻修行路上会遇到种种考验。最后"除八难""涤三灾"点明主旨:在这方净土修行,能帮助人们摆脱世间苦难。全诗就像带着读者进行了一场心灵之旅,从初见寺庙的震撼,到体悟佛法的升华,最后获得精神解脱。

诗人用金桥、香台等富丽意象与朴素修行形成对比,既有佛门庄严,又有人间烟火,让玄妙的佛法变得可感可触。这种将宗教体验转化为艺术审美的写法,正是古典诗词的独特魅力。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