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意解析(由AI总结)
这首诗描绘了一棵生长在深山涧底的松树,通过松树的形象寄托了作者对高洁品格和坚韧精神的赞美。
开头两句写松树生长在郁郁葱葱的深山脚下,常被世人忽视。"老应从禹贡"是说这松树本该像上古贡品一样珍贵,"清不受秦封"则表现它清高不慕荣利的品格。中间六句用生动的比喻展现松树的特点:它弯曲的枝干像蛰伏的龙蛇,皑皑白雪覆盖着它的容颜;因生长在偏僻处难以长成参天大树,但根系牢固能傲视寒冬;它接近天空昭示着非凡才能,时机一到必能成为栋梁之材。
最后两句用对比手法:山上的小草可能会嘲笑它,地下的蚂蚁可能会啃噬它,但都不影响松树的高洁本质。全诗通过"涧底松"这个意象,赞美了那些身处逆境却保持高尚品格、怀才不遇却依然坚守本心的人,表达了"是金子总会发光"的积极人生观。诗中"龙蛇蛰""冰雪容"等比喻既形象又富有气势,使普通松树具有了震撼人心的精神力量。
程俱
程俱(1078—1144)北宋官员、诗人。字致道,号北山,衢州开化(今属浙江)人。以外祖邓润甫恩荫入仕。宣和三年赐上舍出身。历官吴江主簿、太常少卿、秀州知府、中书舍人侍讲、提举江州太平观、徽猷阁待制。诗多五言古诗,风格清劲古淡,有《北山小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