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役杂咏 其四

南游过楚江,西征临越甸。当涂想分割,龙津忆征战。

或营酸枣台,或起明光殿。平畛开歌舞,危巘收组练。

亡何岁似流,悲哉日似电。白骨埋中原,朱扃罢华宴。

史册尚流播,山川灭闻见。秦宫无遗瓦,汉苑少残箭。

荒烟废冢倾,衰草流萤遍。黄云自南飞,白日但西暝。

闲寂窘游志,衰飒穷遐眷。慨然至于今,叹者凡几遍。

平生豪横心,虽悟不得遣。

诗意解析(由AI总结)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游历南方时的所见所感,通过古今对比,表达了对历史兴衰的感慨和对人生短暂的悲叹。

诗的开头写诗人南游经过楚江,西征到达越地,看到这些曾经战火纷飞的地方,不禁想起历史上的分割与征战。酸枣台、明光殿这些曾经的繁华建筑,如今都已消失不见,只剩下歌舞升平的回忆和军队训练的痕迹。

时间飞逝,岁月如流,转眼间一切都已改变。曾经的白骨埋在中原,华丽的宫殿也不再举办盛宴。历史虽然被记载下来,但山川已经听不到过去的传闻。秦朝的宫殿没有留下瓦片,汉朝的园林也找不到残箭。荒烟笼罩着废弃的坟墓,衰草中飞舞着萤火虫。

黄云从南边飘过,太阳西沉,诗人感到游历的兴致被寂寞所困,衰老的身体也难以远行。他感慨万千,叹息不已。虽然明白人生短暂,但心中的豪情壮志却难以消解。

这首诗通过描绘荒凉的景象,表达了诗人对历史变迁的感慨和对人生短暂的无奈。语言平实易懂,情感真挚动人,让读者感受到诗人内心的悲凉与豪情。

袁枚

袁枚(1716-1797)清代诗人、散文家。字子才,号简斋,晚年自号仓山居士、随园主人、随园老人。汉族,钱塘(今浙江杭州)人。乾隆四年进士,历任溧水、江宁等县知县,有政绩,四十岁即告归。在江宁小仓山下筑筑随园,吟咏其中。广收诗弟子,女弟子尤众。袁枚是乾嘉时期代表诗人之一,与赵翼、蒋士铨合称“乾隆三大家”。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