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明池
桃萼烘霞,杨枝舞雪,春到犹辜欢约。
东风里、娇莺嫩草,尚萦绕、旧日池阁。
怅年来、信杳音沉,浪说道、双燕锦书堪托。
想金谷重扃,铜台深锁,谁弄床头弦索。
病里几番思量着。
这春病恹恹,为伊情薄。
凭谁惜、腰肢瘦损,空自叹、心情寂寞。
更无端、徙倚高楼,见如画江山,游人相谑。
向野水桥边,夕阳亭畔,竞设寻花杯勺。
东风里、娇莺嫩草,尚萦绕、旧日池阁。
怅年来、信杳音沉,浪说道、双燕锦书堪托。
想金谷重扃,铜台深锁,谁弄床头弦索。
病里几番思量着。
这春病恹恹,为伊情薄。
凭谁惜、腰肢瘦损,空自叹、心情寂寞。
更无端、徙倚高楼,见如画江山,游人相谑。
向野水桥边,夕阳亭畔,竞设寻花杯勺。
诗意解析(由AI总结)
这首词描绘了一个人在春天里因思念而生的孤独与惆怅,画面感很强,情感细腻。
上片写景起兴: 开篇用"桃萼烘霞,杨枝舞雪"勾勒出绚丽的春景——桃花像燃烧的霞光,杨柳飞絮似飘舞的雪花。但紧接着"春到犹辜欢约"转折:春天来了,却辜负了和心上人的约定。随后通过莺啼、嫩草、池阁等意象,营造出物是人非的氛围。"双燕锦书堪托"用燕子传书的典故,暗示等待音讯的落空。"金谷""铜台"这些富贵场所的深锁,暗示情感无处安放,而"床头弦索"(琴声)更反衬出孤独。
下片直抒胸臆: "病恹恹"直接点出因相思成疾的状态,"为伊情薄"道出病因——对方感情淡薄。接着用"腰肢瘦损"这个典型形象(就像李清照"人比黄花瘦")具象化思念之苦。"无端"二字带出茫然感,站在高楼看游人嬉戏、江山如画,热闹反而更显自己孤单。结尾"野水桥边,夕阳亭畔"的饮宴场景,用他人寻欢作乐反衬自己的寂寥,形成强烈对比。
全词亮点: 1. 矛盾修辞: 用绚烂春景反衬内心孤寂(比如"游人相谑"对比自己"心情寂寞") 2. 身体书写: 通过"病恹恹""腰肢瘦损"让抽象情感变得可感 3. 时空对照: 旧日池阁(过去)与眼前春色(现在)形成记忆落差
本质上,这是一首"热闹是他们的,我什么也没有"的伤春怀人之作,把求而不得的苦闷写得既唯美又深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