倾杯乐 壬午清明赋一百六字,黯然欲愁矣

猛雨判花,怒蛙鸣涨,春光泻半。
正池沼泛青萍,细溯红鸳远。
三巴魂断。
杜鹃啼起高楼,恨钻新榆火,万井千家炊爨。
何时祭扫也,拜先茔贡馔。
叹赣水萦愁一片。
问地下伤春宁念乱。
搅洋海,鲸鳄波翻,简戟旌旗满眼。
去异种畲刀自剡。
求非子泽浦何拣。
愧揽辔,余笔砚,兜鍪莫换。

诗意解析(由AI总结)

这首词写于战乱年代,通过清明时节的景象,表达了作者对家国命运的深沉忧虑。

上阕以清明雨景开篇:暴雨打落花朵,蛙声在涨水的池塘里怒吼,春光仿佛被冲走了一半。池塘里漂着青萍,鸳鸯在远处游动。这些看似平常的春景,却暗含动荡不安——"三巴魂断"借古地名暗示战火蔓延,杜鹃啼叫声中,百姓正在战乱中艰难生活("万井千家炊爨"),连清明祭祖都成了奢望。

下阕情感更加激烈:赣江水仿佛都带着愁绪,作者质问地下的先人:你们可知道人间正在经历战乱?海上战船密布("鲸鳄波翻"),陆上军旗林立。百姓被迫拿起武器自卫("畲刀自剡"),却找不到安全的栖身之所。最后作者自嘲:我空有笔墨才华,却不能换上盔甲上战场,这种无力感令人羞愧。

全词最动人的是将个人哀思与家国情怀紧密结合。清明本应祭奠先人,但战乱让生者都朝不保夕。作者用"怒蛙""鲸鳄"等凶猛意象暗示战争残酷,又用"红鸳""青萍"等柔美意象反衬和平的可贵,这种强烈对比让读者深刻感受到乱世中人的无奈与悲愤。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