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宫词三首

成帝夫人泪满怀,璧宫相趁落空阶。
可怜玉貌花前死,惟有君恩白燕钗。
霍家有女字成君,年少教人著绣裙。
枉杀宫中许皇后,椒房恩泽是浮云。
骏马金鞍白玉鞭,宫中来取李延年。
承恩直日鸳鸯殿,一曲清歌在九天。

诗意解析(由AI总结)

《汉宫词三首》通过三个宫廷女性的命运,揭示了帝王恩宠的虚幻与宫廷生活的残酷。

第一首写成帝夫人的悲剧:她生前受宠,泪洒空阶,最终在花前香消玉殒,死后只剩一支白燕钗证明曾经的恩宠。这里用“玉貌花前死”的强烈对比,暗示再美的容颜也敌不过帝王的无情,恩宠如过眼云烟。

第二首借霍成君的故事讽刺宫廷斗争:她年纪轻轻就穿上华服入宫,看似风光,但“枉杀许皇后”一句点明,她的上位是踩着别人的鲜血。所谓的“椒房恩泽”(帝王宠爱)不过是浮云,暗指后宫女性终究是权力游戏的牺牲品。

第三首写李延年的妹妹(或泛指受宠妃嫔):她乘骏马、佩金鞍入宫,在鸳鸯殿中献歌得宠,看似荣耀至极。但“一曲清歌在九天”暗藏玄机——再美妙的歌声也只能取悦君王一时,帝王恩宠如同悬在九天的歌声,虚无缥缈,难以长久。

全诗的核心是“君恩无常”: - 用三位女性的不同遭遇(失宠、夺宠、得宠)展现宫廷荣华的脆弱性。 - “白燕钗”“绣裙”“清歌”这些华丽意象背后,是生命的凋零、道德的沦丧和自由的丧失。 - 诗人没有直接批判,但通过“可怜”“枉杀”“浮云”等词,暗戳帝王薄情、宫廷黑暗。

通俗理解:这三首诗像一部宫廷纪录片,告诉你:别羡慕后宫嫔妃的锦衣玉食,她们的“幸福”可能下一秒就变悲剧,皇帝的爱根本靠不住。

殷尧藩

殷尧藩(780—855),浙江嘉兴人。唐朝诗人。唐元和九年(814)进士,历任永乐县令、福州从事,曾随李翱作过潭州幕府的幕僚,后官至侍御史,有政绩。他和沈亚之、姚合、雍陶、许浑、马戴是诗友,跟白居易、李绅、刘禹锡等也有往来。曾拜访韦应物,两人投契莫逆。他足迹很广,遍历晋、陕、闽、浙、苏、赣、两湖等地。性好山水,曾说:“一日不见山水,便觉胸次尘土堆积,急须以酒浇之。”著有诗集一卷,《新唐书艺文志》传于世。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