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秋岁引(冬至)
亚岁书云,黄钟应律。
绣线新添五纹刺。
南来晷长视八表,西倾漏短名三极。
动葭灰,悬风炭,闭虚室。
迎福履相遗贵戚。
听乐奏钧天纯绎。
万国交章贺元历。
天心自然生剥复。
群阴那许长充塞。
一阳申,八音舞,豆糜赤。
绣线新添五纹刺。
南来晷长视八表,西倾漏短名三极。
动葭灰,悬风炭,闭虚室。
迎福履相遗贵戚。
听乐奏钧天纯绎。
万国交章贺元历。
天心自然生剥复。
群阴那许长充塞。
一阳申,八音舞,豆糜赤。
诗意解析(由AI总结)
这首《千秋岁引(冬至)》描绘了冬至节气的热闹景象和古人对自然规律的敬畏,语言生动,充满节日氛围。
上阕开篇点明冬至节气("亚岁"),用"黄钟应律"形容冬至是一年中阴阳转换的重要节点。"绣线添纹"暗指古代冬至习俗——妇女在这天刺绣计时,等待阳气回升。"晷长漏短"通过日影和漏壶的变化,展现冬至昼短夜长的特点。"葭灰""风炭"是古人测节气变化的工具,说明冬至的精准到来。最后"闭虚室"暗示冬季闭藏养生的传统。
下阕转入节日庆祝场面。"福履""钧天乐"描绘王公贵族互赠礼物、演奏雅乐的盛况。"万国贺元历"展现四方来朝的隆重仪式。接着笔锋一转,用"剥复"卦象揭示阴阳消长的自然规律,强调黑暗(群阴)终将被光明(一阳)取代。结尾"八音舞""豆糜赤"以欢快的乐舞和红色祭品(赤豆粥是冬至传统食物),烘托出辞旧迎新的喜庆气氛。
全词巧妙融合科学观察(测日影、律管候气)与人文情怀,既展现古人"天人合一"的智慧,又传递出对光明未来的坚定信念。通过冬至这个特殊节气,歌颂了自然界周而复始的生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