乌鲁木齐杂诗之游览 其十一

樊楼月满四弦高,小部交弹凤尾槽。
白草黄沙行万里,红颜未损郑樱桃。

诗意解析(由AI总结)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边塞风情的画面,通过对比凸显出人物坚韧的生命力。

前两句写繁华热闹的场景:月光洒满西域的楼阁,乐师们用凤尾槽琵琶弹奏着乐曲。"四弦高"形容音乐高亢,"小部交弹"表现乐队的精致配合,整体烘托出歌舞升平的氛围。

后两句笔锋一转,展现荒凉艰辛的另一面:旅人穿越万里黄沙白草的戈壁,而歌女郑樱桃的容颜却丝毫未损。这里"白草黄沙"与"红颜"形成强烈色彩对比,"行万里"与"未损"构成巨大反差,突出了主人公在恶劣环境中依然保持美丽的顽强特质。

全诗最动人之处在于:用边塞的苍茫衬托人物的鲜活,用风沙的磨砺反衬美丽的持久,暗示了人物超越环境的精神力量。这种在荒凉中绽放的生命之美,正是诗歌的核心魅力所在。

纪昀

纪昀 jǐ yún (1724年6月-- 1805年2月),字晓岚,一字春帆,晚号石云,道号观弈道人。历雍正、乾隆、嘉庆三朝,因其“敏而好学可为文,授之以政无不达”(嘉庆帝御赐碑文),故卒后谥号文达,乡里世称文达公。在文学作品、通俗评论中,常被称为纪晓岚。清乾隆年间的著名学者,政治人物,直隶献县(今中国河北献县)人。官至礼部尚书、协办大学士,曾任《四库全书》总纂修官。代表作品《阅微草堂笔记》。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