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杜工部坟

骚人久不出,安得国风清。拟掘孤坟破,重教大雅生。
皇天高莫问,白酒恨难平。悒怏寒江上,谁人知此情。

诗意解析(由AI总结)

这是一首非常深情的诗,主要围绕杜甫(被称为“杜工部”)的坟墓展开,表达了诗人对杜甫及其诗歌的深深敬仰和怀念。下面是对这首诗的通俗易懂的分析:

1. “骚人久不出,安得国风清。” 这里“骚人”指的是诗人杜甫。“久不出”意味着杜甫已经去世很久,而他的诗歌仍然影响深远。“安得国风清”,意思是没有他的诗歌,国家的风气如何能清明呢?这是对杜甫诗歌价值的极高赞誉。 2. “拟掘孤坟破,重教大雅生。” 诗人想象挖掘杜甫的坟墓,让他的精神再次唤醒,这是对杜甫才华的肯定和他未完成理想的延续的期望。这里,“大雅”指的是高雅的诗歌和文化。诗人希望从杜甫的精神中激发出新的诗歌和文化。 3. “皇天高莫问,白酒恨难平。” “皇天”指的是天地神灵,“高莫问”表示对世间事情的不满和无奈。“白酒恨难平”是说即使借助酒消愁,心中的恨意也难以平复。诗人可能在对社会现实的不满和对杜甫遭遇的同情中感到无奈和愤慨。 4. “悒怏寒江上,谁人知此情。” “悒怏”是忧郁、悲伤的意思。“寒江”既可能是实指寒冷的江河,也象征着诗人内心的凄凉和冷漠。“谁人知此情”反映了诗人内心的孤独和无奈,他的情感、他的思考,很少有人能理解。

整体来说,这首诗充满了对杜甫的怀念和敬仰,对现实的无奈和批判,以及诗人自身孤独的情感。它表达了诗人对伟大诗人和其创作的深深敬意,以及对社会现实的深刻反思。

裴说

裴说,桂州(今广西桂林)人。唐哀帝天祐三年(906)丙寅科状元及第。该科进士二十五人。考官:吏部侍郎薛廷珪。裴说生于乱世,早年窘迫于乱离,奔走于道路。诗句"避乱一身多"引起众人共鸣。自幼勤奋攻读。曾任补阙、礼部员外郎,天祐四年(907),天下大乱,裴见升迁无望,即携眷南下,唐朝灭亡,全家于湖南石首一地约住半年,又因战火波及,再向家乡逃难,不久,于旅途中死去。裴说为诗讲究苦吟炼意,追求新奇,又工书法,以行草知名。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