素丝
艳色皆染濡,兹惟存一洁。皓皓悉几微,畴克觅污涅。
殆是天所生,而非人所雪。碧空秋露垂,崇涧瀑流洌。
世道趋浮靡,华饰以为悦。君子神闇淡,赏心迥区别。
绘涂祇增巧,清白宁伤拙。纵使成文章,毕竟属后设。
岂若丝之素,自然高绮缬。苍苍县正色,云彩幻一瞥。
黑将悲霗雨,赪亦憎虹蜺。所贵有本真,宇宙乃不绝。
诗意解析(由AI总结)
这首诗以素丝为喻,探讨了"保持本真"的珍贵品质。全诗可分为三层:
第一层(前六句)用自然意象赞美素丝的纯洁。诗人说各种艳丽的颜色都被染透了,唯独这丝线保持着雪白。它像秋露一样晶莹,像山涧瀑布一样清澈,这种纯净不是人为洗出来的,而是天生的本质。
第二层(中间八句)批判社会浮华风气。诗人感叹世人追求华丽装饰来取悦他人,但真正的君子更欣赏朴素的内在美。那些彩绘装饰虽然精巧,但破坏了物品本真,就像刻意打扮反而显得做作。
第三层(后八句)通过色彩对比强调本真价值。诗人说素丝的自然白色胜过所有彩色丝绸,黑色让人联想到阴雨,红色像虚假的彩虹。只有保持事物原本的样子,宇宙才能保持真实永恒的生命力。
全诗核心思想是:在这个崇尚浮华的世界里,天然去雕饰的本真之美最为珍贵。就像素丝不需要染色装扮,人也不必为了迎合世俗而改变自己纯粹的本质。这种思想对当下社会仍有启示——在充满包装和修饰的时代,真诚和自然反而成为最稀缺的品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