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晨同淄川毛司马秋九咏。秋蝉

九秋行已暮,一枝聊暂安。隐榆非谏楚,噪柳异悲潘。
分形妆薄鬓,镂影饰危冠。自怜疏影断,寒林夕吹寒。

诗意解析(由AI总结)

这首诗描绘了深秋时节的蝉,通过蝉的处境抒发了诗人内心的孤独与感慨。

前两句点明时间背景:深秋已至("九秋行已暮"),蝉只能暂时栖息在树枝上("一枝聊暂安")。这里用蝉的处境暗喻人生漂泊无依的状态。

中间四句用典故和比喻描写蝉的形象: - "隐榆非谏楚":蝉藏在榆树上,但不像古代贤人那样是为了劝谏君王(用楚庄王典故)。 - "噪柳异悲潘":蝉在柳树上鸣叫,但不像潘岳那样是为了抒发悲伤(用潘岳《秋兴赋》典故)。 - "分形妆薄鬓":蝉翼透明如女子梳理的鬓发。 - "镂影饰危冠":阳光下蝉的影子像是装饰着高冠。

最后两句直抒胸臆:诗人感叹蝉声稀疏将断("自怜疏影断"),在寒冷的树林中,晚风更添寒意。这里既是写秋蝉的生命将尽,也暗喻诗人自己年华老去、孤独寂寞的心境。

全诗通过对秋蝉的细腻描写,将自然景物与人生感悟融为一体,语言清新优美,意境深远。诗人借蝉自喻,表达了对时光流逝、生命短暂的感伤,以及在寒冷环境中坚守高洁品格的志向。

骆宾王

骆宾王(约619—约687年)字观光,汉族,婺州义乌人(今浙江义乌)。唐初诗人,与王勃、杨炯、卢照邻合称“初唐四杰”。又与富嘉谟并称“富骆”。高宗永徽中为道王李元庆府属,历武功、长安主簿,仪凤三年,入为侍御史,因事下狱,次年遇赦,调露二年除临海丞,不得志,辞官。有集。骆宾王于武则天光宅元年,为起兵扬州反武则天的徐敬业作《代李敬业传檄天下文》,敬业败,亡命不知所之,或云被杀,或云为僧。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