洞仙歌
月华如水,注金槃仙露。
病眼非花亦非雾。
念九霄多处,梦影巢痕,秋衾短,攲枕六更重数。
影娥相识惯,白发貂裘,此夕危楼倚江浦。
澹影不成描,荇藻痕交,倩谁画此翁来去。
与旧日吴刚话凄清,为长皱西南,纤纤眉语。
病眼非花亦非雾。
念九霄多处,梦影巢痕,秋衾短,攲枕六更重数。
影娥相识惯,白发貂裘,此夕危楼倚江浦。
澹影不成描,荇藻痕交,倩谁画此翁来去。
与旧日吴刚话凄清,为长皱西南,纤纤眉语。
诗意解析(由AI总结)
这首词描绘了一个孤独老人秋夜望月的场景,充满了时光流逝的苍凉感。
上片用"月华如水"开篇,把月光比作流动的水银,又比作仙露滴在金盘上,营造出清冷梦幻的氛围。生病的老人躺在床上,眼睛昏花看不清东西,思绪却飘到九重天上。短被难御秋寒,他斜靠枕头数着更声,暗示失眠的煎熬。
下片转到江边高楼,老人披着旧貂裘倚栏望月。水面月光像散乱的荇藻,却无人能画出他徘徊的身影。最后突发奇想,邀请月宫里的吴刚一起诉说凄凉,把月牙比作皱起的愁眉,月亮仿佛在用眉语与他交流。
全词妙在: 1. 用"病眼""白发"等细节刻画老人形象 2. 把月光写得既真实又虚幻,像水又像藻 3. 结尾与神话人物对话,把月亮拟人化 4. "眉语"的创意比喻,让无情之物有了情感
整体传递出老年人对往事的追忆、对时光的无奈,以及无人理解的孤独,但用月光串联起虚实相生的意境,哀而不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