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庭芳 和吴镜予中秋词原韵

叶落惊秋,一年容易,可堪老境侵寻。
月明如许,人立小桐阴。
刚到九分圆处,池塘外,树影萧森。
更同照,微尘国土,总总与林林。
万家忧乐意,清光写尽,寂不闻音。
只嗷嗷待哺,无数饥禽。
怎奈湖山歌舞,是间乐,谁解思今。
仅留得,满怀孤愤,泽畔有人吟。

诗意解析(由AI总结)

这首词写的是中秋之夜,但作者没有像传统诗词那样赞美团圆,而是通过月亮照见人间疾苦,表达了对现实的忧虑和愤懑。

上片从落叶知秋写起,感叹时光飞逝、人已老去。月亮格外明亮,人站在梧桐树下,看着月亮将圆未圆(九分圆),照出萧瑟的树影。月光不仅照亮美景,也照见人间像微尘一样渺小的百姓,以及世间形形色色的苦难。

下片直接写人间百态:月光虽然能照见千家万户的悲欢,但现实中只听到饥饿百姓像鸟儿一样嗷嗷待哺的哭声。可悲的是,在这样的时候,还有人沉迷歌舞享乐,完全不关心现实。最后作者以屈原自比,说自己只能像被放逐的屈原一样,在河边独自吟诗,抒发满腔悲愤。

全词最打动人的是强烈的对比:中秋明月本应象征团圆美好,但作者偏偏用月光作"探照灯",照出人间的饥饿与不公;当权者在享乐,百姓在挨饿,这种反差让人心痛。最后"泽畔有人吟"的孤独形象,既表现了知识分子的良知,也暗示了这种呐喊的无力感。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