桂花黄

桂花黄,游子伤,我家家住江南曲,十载栖隐钱塘江。
钱塘著称好山水,种桂何啻千万章。
秋风一夕蘋末起,看桂南山车马忙。
绕山百里无杂树,金粟堆粘云水长。
丹桂如火银桂白,高下霏霏摇眼光。
出尘超凡非大药,移境换景令人狂。
楼台髣髴月中殿,士女欬唾皆天香。
哀哉昔日神仙国,何堪今作腥臊场。
自叹琐琐流离子,伶俜万里飘殊方。
渺渺家山在何所,谁歌丛桂白云乡。

诗意解析(由AI总结)

这首《桂花黄》是一首充满乡愁的诗,通过桂花的意象,表达了游子对家乡的思念和对现实的不满。

1. 桂花与家乡的记忆 诗人住在江南的钱塘江边,那里以山水闻名,尤其盛产桂花。秋天一到,桂花盛开,满山金黄银白,香气扑鼻,仿佛仙境一般。人们纷纷前来赏桂,热闹非凡。诗人用“金粟堆粘云水长”形容桂花如金色的小米般密集,与云雾、流水相映成趣,画面感极强。

2. 现实的反差与失落 然而,诗人笔锋一转,哀叹曾经的“神仙国”(美好的家乡)如今变成了“腥臊场”(可能指战乱、腐败或环境破坏)。这种对比凸显了他对家乡变化的痛心。

3. 游子的孤独与漂泊 诗人自比“流离子”,形容自己像无根的浮萍,漂泊万里,远离故土。他望着远方,不知道家乡在何处,只能在想象中回味桂花的芬芳和曾经的宁静生活。

4. 诗歌的魅力 这首诗的魅力在于: - 强烈的画面感:桂花盛开的场景生动如画,让人仿佛身临其境。 - 深沉的情感:既有对家乡的眷恋,也有对现实的无奈,容易引起共鸣。 - 巧妙的对比:用过去的美好反衬当下的凄凉,增强感染力。

总的来说,这首诗借桂花抒发了游子的乡愁,既有对自然之美的赞叹,也有对世事变迁的感慨,读来令人动容。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