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同年郑祥先辈归汉南(时恩门相公镇山南)

年来惊喜两心知,高处同攀次第枝。人倚绣屏闲赏夜,
马嘶花径醉归时。声名本自文章得,藩溷曾劳笔砚随。
家去恩门四千里,只应从此梦旌旗。

诗意解析(由AI总结)

这首诗写的是朋友之间的深厚情谊和依依惜别的场景。

前两句"年来惊喜两心知,高处同攀次第枝"说的是:这些年我们互相分享快乐和惊喜,像一起攀登高处那样共同进步。用爬山比喻两人在仕途上互相扶持、共同成长。

中间四句描绘了美好的回忆:"人倚绣屏闲赏夜"是两人在夜晚靠着精美的屏风悠闲赏景;"马嘶花径醉归时"是喝醉后骑马穿过花间小路回家的情景;"声名本自文章得"说他们的名声是靠真才实学获得的;"藩溷曾劳笔砚随"则暗示即使身处平凡岗位也坚持写作。

最后两句"家去恩门四千里,只应从此梦旌旗"最动人:朋友要回四千里外的家乡了,以后只能在梦中见到他("旌旗"可能指朋友任职的地方)。表达了虽然不舍,但只能把思念寄托在梦中的无奈。

全诗用平实的语言写出了真挚的友情:有共同奋斗的回忆,有把酒言欢的快乐,也有面对离别的深情。最打动人的是那种"虽然要分开,但我们的情谊永远在"的温暖感觉。

薛逢

薛逢,字陶臣,蒲洲河东(今山西永济县)人,会昌元年(公元八四一)进士。历侍御史、尚书郎。因恃才傲物,议论激切,屡忤权贵,故仕途颇不得意。《全唐诗》收录其诗一卷。《旧唐书》卷一九零,《新唐书》卷二零三皆有传。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