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意解析(由AI总结)
这首词写的是全真堂里的一副竹帘,但诗人通过生动的比喻和巧妙的想象,把它写得活灵活现,赋予了深刻的精神内涵。
上片写竹帘的制作过程:用锋利的刀削竹为细条("白刃持籋"),再用青丝作线编织("青丝作线")。"一经一纬挨排遍"描绘了编织时经纬交错的细致工艺。做好后不敢挂在普通茅檐下,而是郑重地挂在"全真堂"里,暗示这不是普通的帘子,而是有特殊意义的物件。
下片写竹帘的功用和精神象征。"隔断尘嚣"说它能挡住外界纷扰,"内容自见"指在清静中才能看清内心。它不需要别人来卷起("闲闲不用他人卷"),保持自然状态。最后两句最精彩:把竹帘比作月牙儿高挂云霄,当清风吹动帘子时("扶风"),人们就能看到它摇曳的优美姿态。这里暗喻修道之人超脱尘世、清风高节的精神境界。
全词通过日常物品,展现了道家清静无为、超然物外的思想。语言朴实但意境深远,把普通的竹帘写得既有生活气息,又充满仙风道骨,体现了"以小见大"的艺术手法。
马钰
凤翔扶风人,徙居登州宁海,字元宝,号丹阳子。初名从义,字宜甫。海陵王贞元间进士。世宗大定中遇重阳子王哲,从其学道术,与妻孙不二同时出家。后游莱阳,入游仙宫。相传妻孙氏与钰先后仙去。赐号丹阳顺化真人、抱一无为真人、抱一无为普化真君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