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湖明月引(用白云翁韵送客游行都)

江村烟雨暗萧萧。涨寒潮。送春桡。目断京尘,何日听鸾箫。金雀觚棱千里外,指天际,碧云深,魂欲飘。
薰炉炷愁烟尽销。酒孤斟、谁与招。满怀情思,任吟笺、赋笔难描。惆怅山风、吹梦老秋宵。绿漾湖心波影阔,终待到,借垂杨、月半桥。

诗意解析(由AI总结)

这首词写的是送别友人时的离愁别绪,情景交融,情感细腻。我们可以从几个方面来理解:

1. 画面感极强的开篇 开头用"江村烟雨暗萧萧"勾勒出一幅江南烟雨迷蒙的画面,寒潮上涨、春船远去的动态描写,让离别场景立刻鲜活起来。就像电影开场镜头,一下子把人带入阴雨绵绵的送别氛围中。

2. 空间与情感的双重距离 "目断京尘""千里外"这些词,既写实友人要去遥远的京城,又暗喻从此天各一方的心理距离。最妙的是"碧云深,魂欲飘",用看得见的云层比喻看不见的思念,仿佛灵魂都要跟着飘走了。

3. 孤独感的层层递进 下半阕通过三个细节写孤独:香炉烧尽表示时间流逝,独饮苦酒无人对酌,满腹心事连诗笔都难以表达。这种孤独不是大喊大叫,而是"山风吹梦老秋宵"的细腻感受——连梦境都被秋风吹老了。

4. 结尾的巧妙转折 最后突然转到西湖月夜,波光柳影的美丽画面,表面看是回忆或想象,实则用乐景写哀情。特别是"终待到"三字,透露出明知相聚无期却仍痴心等待的复杂心情,让整首词的惆怅感余韵悠长。

全词就像用文字编织的锦缎,离愁是经线,景物是纬线,交织出既美丽又忧伤的情感图案。不用生僻字眼,却把送别时那种空落落的感觉写得入木三分,这正是宋代文人词的高明之处。

刘埙

刘埙(壎xūn 1240-1319)字起潜,号水云村。学者称水村先生。江西南丰人。南丰著名文人隐士刘镗之侄。宋末元初学者、诗人、评论家。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