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湖登览
四海车书日,干旄万里扬。
牂牁今作郡,魑魅旧为乡。
江自金沙出,山连玉峤长。
岁时常雾雨,草树只青苍。
舟楫通吴楚,楩楠足栋梁。
千秋宾上国,一统见今皇。
到此真殊域,凭高览大荒。
岚光生涧壑,云气满衣裳。
西徼仍多难,当关讵可忘。
天王今有道,舞羽为边防。
牂牁今作郡,魑魅旧为乡。
江自金沙出,山连玉峤长。
岁时常雾雨,草树只青苍。
舟楫通吴楚,楩楠足栋梁。
千秋宾上国,一统见今皇。
到此真殊域,凭高览大荒。
岚光生涧壑,云气满衣裳。
西徼仍多难,当关讵可忘。
天王今有道,舞羽为边防。
诗意解析(由AI总结)
这首诗描绘了作者登上马湖后看到的壮丽山河与边疆风貌,同时抒发了对国家统一、边疆安定的感慨。全诗可分为三个部分:
1. 边疆新貌(前八句) 诗人开篇用"四海车书日"(天下统一)、"干旄万里扬"(旌旗飘扬)展现国家强盛。接着用对比手法:过去蛮荒的牂牁(今贵州一带)如今成为正式郡县,魑魅(妖怪)出没的荒野变成了文明之地。金沙江奔流、雪山绵延的雄浑景色,与"终年雾雨""草木常青"的湿润气候,共同勾勒出西南边疆的独特风貌。
2. 物产与地位(中间六句) "舟楫通吴楚"说这里水路可直达江南,"楩楠足栋梁"夸赞当地盛产优质木材。诗人自豪地说:这片土地如今不再是化外之地,而是向中央王朝朝贡的边疆("千秋宾上国"),并歌颂当下皇帝完成了一统大业。站在高处远眺,云雾缭绕的山涧和沾湿衣裳的云气,让人感受到边疆的神秘壮美。
3. 边防忧思(最后四句) 虽然眼前是太平景象,但诗人清醒地提醒:西部边疆仍不太平("西徼仍多难"),必须严守关隘。最后用"舞羽为边防"的典故(古代用舞蹈象征教化代替武力),表达希望用文明教化而非战争来巩固边防的理想。
诗歌亮点: - 用"魑魅旧乡变郡县""木材通江南"等具体变化,生动体现国家开发边疆的成就 - "云雾沾衣"的细节描写让人仿佛身临其境 - 既有"一统山河"的豪情,又有"居安思危"的清醒,情感真实不浮夸 - 结尾提出"以文代武"的边防理念,思想境界高于单纯歌颂
现代启示: 这首诗让我们看到:中国古代对边疆的开发不仅是武力征服,更包含文化融合与经济交流。诗人站在高山之巅既为国家强大自豪,又保持忧患意识的态度,至今仍值得深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