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浦

月若半环云若吐,高楼帘卷当南浦。应是石城艇子来,
两桨咿哑过花坞。正值连宵酒未醒,不宜此际兼微雨。
直教笔底有文星,亦应难状分明苦。

诗意解析(由AI总结)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美丽的夜景,同时也表达了诗人的情感和心境。

首先,诗的开头“月若半环云若吐”,形象地描绘了一轮弯弯的月亮,好像是从云层中露出来的。这样的景象让人联想到一个宁静的夜晚,月亮和云彩共同营造出一种温柔的氛围。

接着,“高楼帘卷当南浦”,诗人站在高楼之上,帘子轻轻卷起,面对着南浦。这里的“南浦”可能是指一个地名,也可能是指诗人眼前的景色。这里表现出诗人站在高处,俯瞰美景的情景。

然后,“应是石城艇子来,两桨咿哑过花坞”,这里描述了一艘小船缓缓驶来,船桨划过水面,发出咿哑的声音。船在花坞中穿行,这里的“花坞”可能是指一片花海,或者是一个有花的地方。这样的画面给人以清新、宁静的感觉。

紧接着,“正值连宵酒未醒,不宜此际兼微雨”,诗人提到自己喝了一夜的酒,还没醒酒,此时又下起了小雨。这里的情感有点复杂,既有酒后的畅快,又有雨夜的孤寂。

最后,“直教笔底有文星,亦应难状分明苦”,诗人表示,即使心中有文采,也难以用文字完全表达出此时此刻的苦楚。这里的“文星”可能是指诗人自己的才华,或者是指文学上的成就。

总的来说,这首诗通过描绘美丽的夜景和诗人的情感,传达了一种宁静、孤寂、苦涩的感觉。诗人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绘,表达了自己内心的情感和心境。

韩偓

韩偓(公元842年~公元923年)。中国唐代诗人。乳名冬郎,字致光,号致尧,晚年又号玉山樵人。陕西万年县(今樊川)人。自幼聪明好学,10岁时,曾即席赋诗送其姨夫李商隐,令满座皆惊,李商隐称赞其诗是“雏凤清于老凤声”。龙纪元年(889年),韩偓中进士,初在河中镇节度使幕府任职,后入朝历任左拾遗、左谏议大夫、度支副使、翰林学士。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