拟魏太子邺中集诗八首 其八 ①平原侯植

朝游登凤阁,日暮集华沼。
倾柯引弱枝,攀条摘蕙草。
徙倚穷骋望,目极尽所讨。
西顾太行山,北眺邯郸道。
平衢修且直,白杨信袅袅。
副君命饮宴,欢娱写怀抱。
良游匪昼夜,岂云晚与早。
众宾悉精妙,清辞洒兰藻。
哀音下回鹄,馀哇彻清昊。
中山不知醉,饮德方觉饱。
愿以黄发期,养生念将老(○同上)。

诗意解析(由AI总结)

这首诗描绘了一场贵族宴游的欢乐场景,展现了曹植(平原侯)的才情和宴会的盛况。

前四句写游玩过程:白天登上华丽的楼阁,傍晚聚集在美丽的水边。他们拨开柔弱的树枝,采摘香草,悠闲地漫步眺望远方。这里用"倾柯引弱枝"这样细腻的动作描写,表现出贵族们优雅闲适的生活状态。

中间部分写所见风景:向西望见太行山,向北看到邯郸古道。平坦的大路又长又直,白杨树随风轻轻摇摆。这些景物描写烘托出开阔明朗的氛围,也暗示了主人公豁达的胸怀。

接着写宴会盛况:太子设宴招待,大家尽情欢乐。这场游玩不分昼夜,不在乎时间早晚。宾客们都才华横溢,吟诵着如兰花般清丽的诗句。音乐声引得天鹅盘旋,余音回荡在蓝天。这里用"洒兰藻"形容诗句之美,"彻清昊"表现音乐之妙,充满想象力。

最后四句是感悟:虽然酒量好不会醉,但在道德熏陶中已感到满足。希望能长寿到白发苍苍,在养生中安度晚年。这里"饮德"的说法很新颖,把接受道德熏陶比作饮酒,表达了对高尚品德的追求。

全诗通过游玩、宴饮的场景,展现了贵族文人高雅的生活情趣和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语言优美流畅,写景生动,抒情自然,体现了曹植诗歌"骨气奇高,词采华茂"的特点。

谢灵运

谢灵运(385年-433年),东晋陈郡阳夏(今河南太康)人,出生在会稽始宁(今浙江上虞),原为陈郡谢氏士族。东晋名将谢玄之孙,小名“客”,人称谢客。又以袭封康乐公,称谢康公、谢康乐。著名山水诗人,主要创作活动在刘宋时代,中国文学史上山水诗派的开创者。由谢灵运始,山水诗乃成中国文学史上的一大流派,最著名的是《山居赋》,也是见诸史册的第一位大旅行家。谢灵运还兼通史学,工于书法,翻译佛经,曾奉诏撰《晋书》。《隋书·经籍志》、《晋书》录有《谢灵运集》等14种。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