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意解析(由AI总结)
这首诗描绘了一座荒废道观的凄凉景象,通过具体画面传递出时代变迁的伤感。
前四句用对比手法展现道观的破败:原本该庄严的松柏桂树如今疯长成篱笆,古祭坛上野草在晚风中摇晃。院子里空无一人,曾经的仙家气象只剩寂寞云雾见证。这里用植物疯长反衬人迹罕至,就像我们看见学校放假后操场长满杂草的感觉。
五六句更具体描写洪水过后的惨状:法堂被水泡过的神像残留着,大殿里科仪器具淹得只剩一半。就像台风过后,看见家里被水泡烂的家具那种无奈。
最后两句点出核心情感:诗人想追寻盛唐时期道观的辉煌,却只找到记载往事的残碑。这就像我们寻找老照片里热闹的街市,到现场却只看到拆迁告示牌,充满物是人非的感慨。
全诗用"水灾后的道观"这个具体场景,映射整个社会由盛转衰的变迁。就像通过一个人老房子的破败,看见整个村子的衰落,以小见大的手法很打动人。
薛逢
薛逢,字陶臣,蒲洲河东(今山西永济县)人,会昌元年(公元八四一)进士。历侍御史、尚书郎。因恃才傲物,议论激切,屡忤权贵,故仕途颇不得意。《全唐诗》收录其诗一卷。《旧唐书》卷一九零,《新唐书》卷二零三皆有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