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州歌头

西奈半岛,战火运河封。
伊色列,邻埃及,启兵戎,逞群凶。
一水盈盈送。
欧非亚,三洲共。
惟劳动。
人知重。
代天工。
真个移山倒海,走多少、楼舰艨艟。
旗帜飘空。
万邦同。
叹山茵水。
西敏寺。
违民意。
竟何功。
塞得港,开罗市,俱遭轰。
硝烟蒙。
漫倚神州远,难袖手,看狼烽。
金门会。
声欢沸。
振苍穹。
闻道天方古国,策群力、愤发为雄。
映和平素鸽,新月晚霞红。
来往西东。

诗意解析(由AI总结)

这首词以1956年苏伊士运河危机为背景,用生动的画面和激昂的情感展现了战争与和平的主题。

上阕开篇像电影镜头般呈现战火封锁运河的场景,用"盈盈一水"的柔美反衬战争的残酷。随后笔锋一转,歌颂劳动者开凿运河的伟绩,"移山倒海"的夸张手法凸显人类改造自然的壮举,飘扬的旗帜象征着各国共享运河的和平愿景。

下阕通过"西敏寺"(代指英国)的侵略行为与埃及城市遭轰炸的惨状形成强烈对比。作者表达了中国不能袖手旁观的态度,"金门会"指当时亚非国家的声援。结尾处"和平鸽"与"新月晚霞"的意象组合尤为动人,将伊斯兰文明符号(新月)与和平愿景完美融合,画面从战火硝烟转为绚烂晚霞,暗示对和平的坚定信念。

全词最精彩的是三层转折:从战争惨状到建设成就,再从破坏场景到国际声援,最后升华至和平展望。这种起伏的节奏像交响乐,在"硝烟蒙"的低沉后,用"振苍穹"的强音推向"晚霞红"的高潮,展现人类从对抗到和解的历程。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