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州
向蘼芜、同话去年秋。
香草半含愁。
怅西风易暮,筝抛别院,笛咽高楼。
一字羌无题处,还见柳枝柔。
招影红阑外,小舣轻舟。
尘世素心谁许,讶妆成花底,解佩芳洲。
甚烟痕瘦削,飞韵玉搔头。
问江干、酒醒何夕,负温黁、草草数杯酬。
空追忆、更无明月,却梦扬州。
香草半含愁。
怅西风易暮,筝抛别院,笛咽高楼。
一字羌无题处,还见柳枝柔。
招影红阑外,小舣轻舟。
尘世素心谁许,讶妆成花底,解佩芳洲。
甚烟痕瘦削,飞韵玉搔头。
问江干、酒醒何夕,负温黁、草草数杯酬。
空追忆、更无明月,却梦扬州。
诗意解析(由AI总结)
这首词写的是一位痴情人对往事的追忆,情感细腻而忧伤。我们可以从几个层面来理解:
1. 时间线索 开篇就用"去年秋"点明回忆的起点。西风、枯草、抛下的古筝、高楼的笛声,这些意象都在说:美好的时光像秋风一样留不住。最妙的是"一字羌无题处"——心里有千言万语,却连一个字都写不出来,只能看着柔弱的柳枝发呆。
2. 空间转换 从"红阑外"的凭栏远望,到"小舣轻舟"的水边等候,再到"花底""芳洲"的浪漫回忆,最后跳到"江干"酒醒的现实。这种场景跳跃就像我们翻看旧照片时,思绪在不同时空来回穿梭的感觉。
3. 情感密码 "尘世素心谁许"是整首词的情感核心,意思是:这世上谁能懂我的一片真心?后面用"解佩芳洲"的典故(古人解下玉佩定情的传说),暗示曾经有过刻骨铭心的爱情。但现实是"烟痕瘦削"——连影子都消瘦了,只能借酒消愁。
4. 结尾的余味 最后说没有明月却梦见扬州,用"扬州梦"的典故(比喻虚幻的美好)道破真相:那些温暖记忆就像一场梦,醒来后连月光都不肯相伴。这种怅然若失的感觉,比直接说"我很伤心"更有感染力。
全词就像用文字拍摄的蒙太奇电影,把秋风、音乐、舟影、酒杯这些碎片拼成一幅相思图。最打动人的是那种克制的情感表达——没有嚎啕大哭,但每个意象都在悄悄流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