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常引

薄寒恻恻到孤衾。
依约觉秋深。
未必便是秋深。
是瘦骨支愁不禁。
三更好梦,五更恶梦,一例费沉吟。
何必更沉吟。
断梦也无从再寻。

诗意解析(由AI总结)

这首词写的是一个人在秋夜里孤独失眠的感受,用非常生活化的语言表达了细腻的内心波动。

开头说"被子单薄感到微微寒意",这种冷不完全是天气造成的,更多是心里孤单带来的凉意。作者不确定是不是真的到了深秋季节,其实是因为自己太瘦弱,一点忧愁就承受不住——这里用身体瘦弱来比喻心灵脆弱,很形象。

中间讲夜里睡不安稳,三更天好不容易睡着做了美梦,五更天又做噩梦,无论好坏都让人反复琢磨。但作者突然醒悟:何必再纠结这些梦呢?因为破碎的梦就像打碎的镜子,再也拼不回去了。

全词最妙的是把失眠时辗转反侧的心理过程写得特别真实:从感觉冷,到怀疑季节,再到被梦境困扰,最后放弃追寻。就像我们半夜睡不着时的胡思乱想,只不过作者用诗意的语言说出来了。最后两句尤其有哲理,暗示人生很多遗憾就像断梦,执着也没用,不如放下。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