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家蝉 蝶
向卖花担上,落絮桥边,春思难禁。
正暖日温风里,斗采遍香心。
夜夜稳栖芳草,还处处、先亸春禽。
满园林。
梦觉南华,直到如今。
情深。
记那人小扇、扑得归来,绣在罗襟。
芳意赠谁,应费万线千针。
谩道滕王画得,枉谢客、多少清吟。
影沈沈。
舞入梨花,何处相寻。
正暖日温风里,斗采遍香心。
夜夜稳栖芳草,还处处、先亸春禽。
满园林。
梦觉南华,直到如今。
情深。
记那人小扇、扑得归来,绣在罗襟。
芳意赠谁,应费万线千针。
谩道滕王画得,枉谢客、多少清吟。
影沈沈。
舞入梨花,何处相寻。
诗意解析(由AI总结)
这首词以蝴蝶为线索,描绘了一段深藏心底的春日情思。全词分为上下两片,上片写景,下片抒情,情景交融。
上片(从开头到"直到如今"): 开篇用"卖花担上""落絮桥边"两个春日典型场景,带出主人公被春色触动的愁绪。"斗采遍香心"写蝴蝶在花丛中忙碌采蜜,而"夜夜栖芳草""先亸春禽"则用拟人手法,说蝴蝶比春鸟更早感知春意。最后"梦觉南华"用庄周梦蝶的典故,暗示这份春思已萦绕心头很久。
下片(从"情深"到结尾): 转入回忆画面。记得心上人曾用团扇扑蝶,还把蝴蝶绣在衣襟上。"万线千针"既写刺绣的精细,也暗喻相思的绵长。接着用"滕王画蝶"的典故,说再好的画工也画不出此刻心境,文人墨客的题咏都显得苍白。结尾"舞入梨花"的蝴蝶与开篇呼应,但已无处寻觅,留下淡淡怅惘。
全词妙在: 1. 用蝴蝶串起整个春日回忆,从眼前景到心中情自然过渡 2. "绣罗襟""小扇扑蝶"等生活细节让情感更真实可感 3. 结尾的"何处相寻"余韵悠长,把对春光易逝、情缘难续的感慨表达得含蓄动人
就像用春日里的一只蝴蝶,牵出一段带着花香与针线温度的旧日情愫,明明都是寻常事物,组合起来却格外打动人心。
潘汾
潘汾,字元质,金华(今属浙江)人。《全宋词》存其词六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