木兰花慢  一九四〇年 半樱师挽词

苹洲凄调杳,辽鹤语,共沾裳。
换草草承平,幔亭酒醒,谢客池荒。
沧桑。
等闲阅惯,奈吟边、容易满头霜。
一梦孤槎横海,九州平陆成江。
排阊。
呵壁两回肠。
临睨更何乡。
约穿冢依刘,浮家还霅,此意茫茫。
相望。
夜台心眼,剩江南、一片鄮山苍。
辛苦水楼残笔,鹃边无限斜阳。

诗意解析(由AI总结)

这首词是作者悼念老师"半樱师"的作品,充满了对逝者的哀思和对时代动荡的感慨。

上阕开篇用"苹洲"、"辽鹤"这些古典意象营造出凄凉的氛围,说老师的诗词已成绝响,让人泪湿衣襟。"换草草承平"三句写时代变迁,昔日的宴饮欢乐、文人雅集都已成往事。"沧桑"二字点出主题,说看惯了世事变迁,却在吟诗时发现自己也已白发苍苍。最后两句用"孤槎横海"比喻人生漂泊,"九州平陆成江"暗指战乱导致山河破碎。

下阕"排阊"四句写自己内心的苦闷,不知该去往何方。"穿冢依刘"用典表达想追随老师而去,"浮家还霅"则写漂泊无依的现状。结尾处"夜台"指坟墓,说只能在江南的青山中与老师心灵相望。最后两句写自己在夕阳下辛苦写作,杜鹃啼血的意象更添悲凉。

全词将个人哀思与家国情怀融为一体,用典自然而不晦涩,通过"孤槎"、"平陆成江"等意象生动展现了战乱年代知识分子的漂泊与坚守。语言凝练而富有画面感,让读者能感受到那份跨越生死的师生情谊,以及在时代巨变中的深沉感慨。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