咏西山广福院二首

野寺孤峰上,危楼耸翠微。
捲廉沧海近,洗钵白云飞。
竹影临经案,松花点衲衣。
日斜登望处,湖畔一僧归。

诗意解析(由AI总结)

这首诗描绘了一座位于高山上的孤寂寺庙,通过生动的画面传递出宁静超脱的意境。

首联"野寺孤峰上,危楼耸翠微"像电影开场镜头:一座寺庙孤零零矗立在高山顶端,周围的绿色山色若隐若现。这个画面立刻让人感受到寺庙远离尘嚣的氛围。

颔联"捲廉沧海近,洗钵白云飞"用两个动作展现寺庙的高耸位置:卷起竹帘就能看到远处的海,洗钵时仿佛能触碰飞过的白云。这种夸张手法形象地表现了寺庙仿佛与天相接的高度。

颈联"竹影临经案,松花点衲衣"转向细节描写:竹影投在诵经的桌案上,松花落在僧人的衣服上。这两个日常场景的捕捉,让画面顿时生动起来,充满禅意。

尾联"日斜登望处,湖畔一僧归"以黄昏为背景:夕阳西下时,一位僧人正从湖边归来。这个结尾给整幅画面增添了动态感和生活气息,让超脱的意境中多了几分人间烟火气。

全诗就像一组精心构图的照片,从远景到近景,从静物到人物,层层递进地展现了一个远离尘世的佛门净地。诗人没有直接抒情,而是通过细腻的观察和形象的描绘,让读者自己感受到那种宁静致远、超然物外的境界。特别是"竹影"、"松花"这些自然元素与佛门生活的自然融合,更凸显了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禅意。

杨璇

杨璇,字玉璇,名玉璿,康熙时漳浦县人,客居福州,擅刻人物、印钮等。特别能集玉玺、铜印之精华,独树一帜,被尊为寿山石雕“鼻祖”。寿山石雕的鉴赏家周亮工、朱彝尊、高兆、毛奇龄等人都给他极高的评价。杨璇的印钮多利用寿山石的天然色彩,开创“取巧色”的先例,为收藏家争先珍藏,此外还多被地方官作为贡品。今北京故宫博物院藏有他的《伏狮罗汉》、《鼠瓜钮》、《田黄石观音像》等作品,为稀世之宝。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