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振上人秋夜怀士会

白露伤草木,山风吹夜寒。遥林梦亲友,高兴发云端。
郭外秋声急,城边月色残。瑶琴多远思,更为客中弹。

诗意解析(由AI总结)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秋夜里的孤独与思念,语言简单却情感深沉。

开头两句"白露伤草木,山风吹夜寒"用白露和山风勾勒出深秋的萧瑟景象,露水打湿草木,夜风带来寒意,为全诗定下凄凉的基调。

"遥林梦亲友,高兴发云端"写诗人在远方思念亲友,只能在梦中相见。"高兴发云端"这个意象很妙,把思念之情比作飘向云端的欢愉,看似快乐实则更显孤独。

"郭外秋声急,城边月色残"继续写景,城外秋声急促,城边月色残缺,这些景物描写都在烘托诗人内心的不平静。秋声的"急"和月色的"残"都是诗人情感的投射。

最后两句"瑶琴多远思,更为客中弹"最打动人心。诗人在异乡弹奏瑶琴,琴声里饱含对远方亲人的思念。"客中弹"三个字点明诗人漂泊在外的处境,让这份思念更显心酸。

全诗最动人的地方在于:诗人没有直接说"我想家",而是通过白露、山风、秋声、残月这些景物,还有弹琴这个动作,把思念之情表达得既含蓄又深刻。读这首诗,我们能感受到一个在寒冷秋夜里,独自弹琴思念亲友的游子形象,那份孤独与乡愁穿越千年依然能打动现代读者。

王昌龄

王昌龄 (698— 756),字少伯,河东晋阳(今山西太原)人。盛唐著名边塞诗人,后人誉为“七绝圣手”。早年贫贱,困于农耕,年近不惑,始中进士。初任秘书省校书郎,又中博学宏辞,授汜水尉,因事贬岭南。与李白、高适、王维、王之涣、岑参等交厚。开元末返长安,改授江宁丞。被谤谪龙标尉。安史乱起,为刺史闾丘所杀。其诗以七绝见长,尤以登第之前赴西北边塞所作边塞诗最著,有“诗家夫子王江宁”之誉(亦有“诗家天子王江宁”的说法)。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