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藏寺黄杨树歌及跋
地藏寺里黄杨树,顶圆于笠根如柱。
出土环生分六枝,婆娑满院浓阴护。
黄杨厄闰古来言,历年不知几何数。
古时兹物见已稀,实为匠石所惊顾。
相传寺建崇祯时(庚辰十三年,公元1640年),自明迄清代又移。
二百七十有馀岁,星霜阅久雨露滋。
饱吸清英蠢亦灵,忽闻院树成妖精。
紫荆花与梨杨伙⑴,遁入人家幻人形。
东邻有婢年十九,喜见花开扳在手。
归家一病睡沉迷,为男子言假诸口。
谓侬今朝辱卿爱,因缘合了前生债。
红娘子与紫秀才,况乃容华真绝代。
自是而后暮复朝,狎居两友相招邀。
问友者谁黎杨是,唯杨视黎度更高⑵。
来往不时恣淫嬲,理遣情喻浑不晓。
何物鬼子忒狂颠,至是翻动邻翁恼。
邻翁矫矫性刚烈,强再容之容不得。
赫然一怒发雷霆,斫以斧斤怪乃绝。
斯时黄杨宜并祸,治以株连不为过。
赖有山僧善护持,一言存古免伊坐。
咄咄!
造物生才本最难,锄同萧艾实可叹。
黄杨黄杨今可宝,愿共孔明庙前柏同老。
出土环生分六枝,婆娑满院浓阴护。
黄杨厄闰古来言,历年不知几何数。
古时兹物见已稀,实为匠石所惊顾。
相传寺建崇祯时(庚辰十三年,公元1640年),自明迄清代又移。
二百七十有馀岁,星霜阅久雨露滋。
饱吸清英蠢亦灵,忽闻院树成妖精。
紫荆花与梨杨伙⑴,遁入人家幻人形。
东邻有婢年十九,喜见花开扳在手。
归家一病睡沉迷,为男子言假诸口。
谓侬今朝辱卿爱,因缘合了前生债。
红娘子与紫秀才,况乃容华真绝代。
自是而后暮复朝,狎居两友相招邀。
问友者谁黎杨是,唯杨视黎度更高⑵。
来往不时恣淫嬲,理遣情喻浑不晓。
何物鬼子忒狂颠,至是翻动邻翁恼。
邻翁矫矫性刚烈,强再容之容不得。
赫然一怒发雷霆,斫以斧斤怪乃绝。
斯时黄杨宜并祸,治以株连不为过。
赖有山僧善护持,一言存古免伊坐。
咄咄!
造物生才本最难,锄同萧艾实可叹。
黄杨黄杨今可宝,愿共孔明庙前柏同老。
诗意解析(由AI总结)
这首诗讲的是地藏寺里一棵神奇的黄杨树,通过树精害人的故事,表达了作者对古树的爱护之情。
全诗分为三部分: 1. 先描写黄杨树的壮观:树冠像斗笠一样圆,树根粗得像柱子,分出六根枝干,浓密的树荫覆盖整个院子。这棵树从明朝崇祯年间(1640年)就存在,活了270多年,历经风雨依然茂盛。
2. 接着讲了一个诡异故事:树吸收了天地精华成了精,和紫荆花、梨树一起变成人形。一个19岁的丫鬟摘花后中邪,被树精附身,整天说胡话。树精还带着朋友(黎树精和更厉害的杨树精)来骚扰邻居。邻居老爷爷脾气火爆,忍无可忍用斧头砍死了作怪的树精。
3. 最后作者感叹:黄杨树本来也该受牵连,幸好寺里和尚保护才免遭砍伐。作者认为天生好材料不容易,随便砍掉太可惜,希望这棵黄杨树能像诸葛亮庙前的柏树一样长存。
这首诗的特别之处在于: - 把普通的树写得活灵活现,赋予它神秘色彩 - 通过树精害人的民间故事,增加了趣味性 - 最后点明主旨:要珍惜古树名木,它们是历史的见证 - 用"黄杨厄闰"的典故(传说黄杨树遇到闰年不长反缩),强调树木生长不易
简单说,这就是一首借树精故事来宣传保护古树的诗,既有趣又有深意,让人读完后会想:我们身边那些老树,是不是也该好好保护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