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李敖湖南书记

怜君才与阮家同,掌记能资亚相雄。入楚岂忘看泪竹,
泊舟应自爱江枫。诚知客梦烟波里,肯厌猿鸣夜雨中。
莫信衡湘书不到,年年秋雁过巴东。

诗意解析(由AI总结)

这首诗是送别友人李敖赴湖南任职时写的,充满了对朋友的欣赏、牵挂和安慰之情。

首联夸赞李敖的才华堪比魏晋名士阮籍(阮家),认为他担任掌记(文书官职)的才能足以辅佐高官(亚相)。这里用历史名人作比,既凸显了李敖的才情,也暗含对他仕途的期许。

颔联用湖南风物寄托情感:提醒友人到了楚地(湖南)别忘了看看斑竹(传说舜帝妃子泪洒而成的竹子),停船时多欣赏江边枫叶。这两句把湖南特色景物(泪竹、江枫)化作情感载体,既点明目的地,又暗含"睹物思人"的深意。

颈联转为体贴的叮咛:知道你会思念家乡(客梦烟波里),但别嫌弃夜雨中凄清的猿鸣。这里用"烟波"暗指江南水乡,用猿鸣(三峡特有景象)暗示旅途孤寂,展现对友人心理的细腻揣摩。

尾联是最温暖的安慰:别担心书信不通,每年秋天大雁都会飞过巴东(指代湖南湖北一带)。用"秋雁传书"的典故,既化解了离别的忧愁,又以自然现象作比,显得格外真挚。

全诗亮点在于: 1. 用湖南特色风物(泪竹、江枫、猿鸣)构建画面感 2. 情感层层递进:从赞赏→叮嘱→安慰 3. 用典自然(阮籍、雁足传书),不显晦涩 4. 结尾余韵悠长,用"年年秋雁"暗示情谊永续

就像现代人送别朋友时,会叮嘱"到了新城市记得尝尝特色美食""常发朋友圈""想家了就打视频",古人则是用斑竹、枫叶、雁群这些意象,把牵挂说得既含蓄又动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