寓兴

念来若望神,追往如话梦。
梦神不(一作本)无迹,谁使烦心用。
鲁圣虚泣鳞,楚狂浪歌凤。
那言阮家子,更作穷途恸。

诗意解析(由AI总结)

这首诗探讨了人生虚幻与内心困扰的主题,用平实的比喻表达了深刻的哲思。

前四句像在说:我们回忆过去就像讲述一场模糊的梦,思考未来又像遥望不可捉摸的神明。梦境和神明本来都是虚无的,为什么还要为此烦恼呢?这里用"梦"和"神"两个意象,生动表现了人对过去与未来的无力把握。

后四句用了三个典故来深化主题: 1. "鲁圣泣鳞"指孔子见到麒麟而哭泣的典故,暗喻对理想难以实现的伤感 2. "楚狂歌凤"用楚国狂人接舆的典故,表现对现实的疏离感 3. "阮家子"指阮籍穷途痛哭的故事,表达人生困顿的苦闷

但诗人用"虚""浪""那言"这些词,实际上是在说:这些古人的激烈情绪其实没必要,人生本就充满虚幻,不必太过执着。

全诗的精髓在于:用日常化的比喻和典故,温和地劝解人们看开人生的无常。既承认现实中的困惑,又建议以更超脱的心态面对,这种平衡的智慧正是其魅力所在。诗人没有说教,而是通过形象的故事引发读者自己的思考。

鲍溶

鲍溶,字德源,生卒年、籍贯不详,元和四年进士,是中唐时期的重要诗人。晚唐诗人、诗论家张为著《诗人主客图》,尊鲍溶为“博解宏拔主”.将他与“广大教化主”白居易、“高古奥逸主”孟云卿、“清奇雅正主”李益、“清奇僻苦主”盂郊、“瑰奇美丽主”武元衡并列。为“六主”之一。宋代欧阳修、曾巩等对他的诗歌也颇为欣赏。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