赐大理丞梁士基横州宅生连理荔枝

横浦江南岸,梁家闻世贤。
一株连理木,五月荔枝天(明彭大翼《山堂肆考》卷一七二)。

诗意解析(由AI总结)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温馨美好的场景:在江南岸的横浦,住着德高望重的梁家。五月的荔枝成熟时节,梁家庭院里有一株罕见的连理荔枝树(两棵树的枝干自然长在一起,象征吉祥)。短短四句诗传递出三层深意:

1. 用"江南岸"和"五月荔枝"点明南方特有的风物,让人仿佛看到挂满红果的荔枝树,感受到初夏的生机。

2. "连理木"既是写实,又暗含祝福。古人认为连理枝象征夫妻恩爱、家族和睦,这里既夸赞梁家品德,也暗含对主人家的美好祝愿。

3. 全诗像一幅水墨小品,用最简练的笔触勾勒出三个元素:好地方(江南)、好人家(梁氏)、好兆头(连理荔枝),让读者自然感受到诗中的祥和喜悦。这种含蓄的表达方式,正是中国传统诗词"言有尽而意无穷"的魅力所在。

赵顼

宋神宗赵顼[xū](公元1048年5月25日―公元1085年4月1日),初名仲针,宋英宗长子,生母高皇后,北宋第六位皇帝。公元1064年(治平元年)封光国公,后进封淮阳郡王、颍王。公元1066年(治平三年)立为皇太子,次年即帝位,是为宋神宗,时年20岁。公元1067年(治平四年),赵顼即位,由于对疲弱的政治深感不满,且他素来都欣赏王安石的才干,故赵顼即位后立即命王安石推行变法,以期振兴北宋王朝,史称“王安石变法”(又称“熙宁变法”)。公元1085年(元丰八年),赵顼在福宁殿去世,享年38岁,共在位18年,庙号神宗,谥号为英文烈武圣孝皇帝,葬于永裕陵。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