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意解析(由AI总结)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旅人重访故地时的复杂心情,通过荒凉的景色和细腻的情感交织,传递出时光流逝、物是人非的感慨。
开头两句用"水绕荒坟"和"县路斜"勾勒出一幅荒僻冷清的景象,农民看到诗人长时间驻足叹息感到奇怪,暗示这个地方已经很少有人关注。这里埋着唐代诗人贾岛,曾经的名人墓地如今荒草丛生,形成强烈反差。
后两句是情感的核心。诗人担心下次再来可能连坟墓都找不到了,"重来兼恐无寻处"道出了对时间无情冲刷的忧虑。最后用"落日风吹鼓子花"的画面收尾,夕阳下野花在风中摇曳,既点明傍晚时分,又用短暂易逝的野花象征生命的脆弱。风中的花朵就像记忆一样,随时可能消散。
全诗没有直接抒情,但通过荒坟、斜路、落日、野花这些意象,让读者感受到诗人对逝去时光的惋惜。最打动人的是那种平静叙述下的深沉哀伤——不是嚎啕大哭,而是一个人默默站在荒坟前的轻声叹息,这种克制的表达反而更显深情。
郑谷
郑谷(约851~910)唐朝末期著名诗人。字守愚,汉族,江西宜春市袁州区人。僖宗时进士,官都官郎中,人称郑都官。又以《鹧鸪诗》得名,人称郑鹧鸪。其诗多写景咏物之作,表现士大夫的闲情逸致。风格清新通俗,但流于浅率。曾与许裳、张乔等唱和往还,号“芳林十哲”。原有集,已散佚,存《云台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