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缕曲(月夕赋道词,书毕,怆然有感,再赋此)

满目飞明镜。忆年时、呼朋楼上,畅怀觞咏。圆到今宵依前好,诗酒不成佳兴。身恰在、燕台天近。一段凄凉心中事,被秋光、照破无余蕴。却不是,诉贫病。
宫庭花草坦幽径。想夜深、女墙还有,过来蟾影。千古词人伤情处,旧说石城形胜。今又说、断桥风韵。客里婵娟都相似,只後朝、不见潮来信。且喜得,四边静。

诗意解析(由AI总结)

这首词写的是中秋月夜,作者独自赏月时触发的复杂情感。

上片开头用"飞明镜"形容月亮,画面感很强。作者回忆过去中秋和朋友在楼上喝酒吟诗的热闹场景,对比现在虽然月亮一样圆,却没了当年的兴致。因为他此刻身在北方(燕台指北京),心中藏着说不出的凄凉心事,连秋月都照得他无处躲藏。但他强调,这种愁苦不是简单的贫病之苦。

下片笔锋一转,想象皇宫花园里月光照在矮墙上的幽静画面。然后联想到历史上文人总爱写南京(石城)和杭州(断桥)的月亮,而自己作为异乡人,觉得哪里的月亮都差不多。唯一不同的是,这里看不到钱塘江潮(暗示思念南方)。最后用"四边静"收尾,表面说环境安静,实则反衬内心寂寞。

全词妙在: 1. 用热闹回忆反衬当下孤独 2. 不直接说心事,用"被月光照破"含蓄表达 3. 把对南方的思念藏在"不见潮来信"的细节里 4. 结尾的"静"字,安静中带着淡淡忧伤

就像现代人拍月亮发朋友圈时会想起老家,作者看着月亮,既感叹物是人非,又在异乡的宁静中找到些许慰藉。这种细腻复杂的情感,古今相通。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