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王相公赴范阳
翊圣衔恩重,频年按节行。
安危皆报国,文武不缘名。
受脤乃调鼎,为霖更洗兵。
幕开丞相阁,旗总贰师营。
料敌知无战,安边示(一作自)有征。
代云横马首,燕雁拂笳声。
去镇关河静,归看日月明。
欲知瞻恋(一作望)切,迟暮一书生。
安危皆报国,文武不缘名。
受脤乃调鼎,为霖更洗兵。
幕开丞相阁,旗总贰师营。
料敌知无战,安边示(一作自)有征。
代云横马首,燕雁拂笳声。
去镇关河静,归看日月明。
欲知瞻恋(一作望)切,迟暮一书生。
诗意解析(由AI总结)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钱起写给一位即将赴任边关的王姓宰相的送别诗。全诗通过赞美宰相的才能和功绩,表达了对他的敬仰和惜别之情。
诗的开头说宰相深受皇帝信任,多年来一直奉命巡视各地。"安危皆报国"两句强调宰相无论处理国家安危大事还是日常政务,都一心为国,不图虚名。接下来用"调鼎"(比喻治理国家)和"洗兵"(比喻平息战乱)两个典故,赞美宰相既能治国安邦,又能平定战乱。
中间部分描写宰相在边关的军事才能:他运筹帷幄料敌如神,不战而屈人之兵;他驻守边关时关河平静,归来时朝政清明。这里用"代云"、"燕雁"等边关特有的景物,烘托出雄壮的军旅氛围。
最后诗人以"迟暮一书生"自谦,表达自己对宰相的仰慕之情。整首诗既展现了宰相文武双全的形象,又流露出诗人真挚的送别之意,语言庄重而不失深情,体现了唐代送别诗的特点。
钱起
钱起(722?—780年),字仲文,汉族,吴兴(今浙江湖州市)人,唐代诗人。早年数次赴试落第,唐天宝十年(751年)进士,大书法家怀素和尚之叔。初为秘书省校书郎、蓝田县尉,后任司勋员外郎、考功郎中、翰林学士等。曾任考功郎中,故世称“钱考功”。代宗大历中为翰林学士。他是大历十才子之一,也是其中杰出者,被誉为“大历十才子之冠”。又与郎士元齐名,称“钱郎”,当时称为“前有沈宋,后有钱郎。”